为何会发起拣砖活动?拣寻的古城砖块将建于古城何处?又将如何永久保存下来?著名艺术家应天齐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砖魂》为何用芜湖古城砖块?
看到芜湖古城的砖块,让人联想到应天齐上一次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的作品《砖魂》,那是一块长高皆达3米的巨型砖形装置,外形来源于一块西递村的古建残砖,用料则是芜湖古城改造过程中的清代残砖,应天齐将这些砖压成粉末,称为“清代建筑的骨灰”,用来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
如今,应天齐再度把目光投向这些古建残砖,目标是一个更加宏大的艺术计划——把芜湖古城推向全国,展现于世界。
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曾利用从皖南收集的遗存砖瓦建造了一座宁波博物馆。应天齐当年从中得到启发,用清代的砖块来完成一件艺术品。于是《砖魂》面世,并在国内外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但是用芜湖古城的砖块完成的刻有“西递节孝祠”字样的作品,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一件西递的艺术品为何用的是芜湖古城的遗存砖石?应天齐解释道:“对古城的思考并不是只针对古城的思考,而是对整个中国文化遗存和城市建筑遗存的思考,用芜湖古城的砖头去建西递村的砖头,就是想证明芜湖古城的砖头和西递村的砖头一样有价值,西递村现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件作品也同时证明芜湖古城和西递村一样伟大。”
活动为了完成江城人的心愿!
应天齐早在2007年做顾问就向相关部门谏言,要好好保留这些遗存的砖瓦。但芜湖古城现遗存的砖瓦不计其数,要把所有砖瓦都收集完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应天齐突发奇想,发动对古城有感情的芜湖市民去拣砖。应天齐预计这次拣砖活动可能会收集到五万多块砖石。但他表示,这次活动并不只是几千人拣几万块砖石的概念,而是万人拣砖的概念,这些市民代表的是芜湖380多万人对古城遗存保护的举动,也是他们的心愿。
拣砖活动砖块将如何处理?
据了解,在收集古砖的现场,备有2000只木箱,每只木箱都会装上一百多块古砖。这么多的砖石将用于古城改造的哪一部分呢?应天齐有他的设想。
应天齐介绍,在芜湖古城的中心位置准备圈定一个五千平米的古砖广场,这个广场原定是芜湖古城的文化广场,现在这个广场也暂定名为创意文化广场。这些砖石将用于辅建地面,并用这些砖头拼成明代和清代芜湖古城的地图。
除此之外,还准备在广场上建成造型犹如几块巨型古砖堆积在一起、相互依存的异形建筑,应天齐还展示出他的设计草图和模型。他认为这个建筑将承载着芜湖古城重建的美丽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老百姓亲手拣砖,又在这些砖石上建成如纪念碑式的异形建筑。但他也表明,这个建筑雕塑类的异形建筑并不用古砖去砌,只是外形似古砖,内部却可能是一个现代化的结构,准备作为“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博物馆中主体将成为“芜湖城市历史遗存史料馆”和《世纪遗痕》当代艺术馆,这里将呈现古城从汉代至今的历史,包括这次市民拣砖的DV、留影以及用拣砖者签名的残砖制作成的艺术作品,留下永恒的记忆。
应天齐表示这件艺术作品不仅将于明年3月在北京展出,还要让这些拣砖者的签名随着作品漂洋过海申请到威尼斯展出,把保护遗存的概念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非常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同时也让芜湖古城走向全国推向世界。至于这件艺术品将以什么形态出现,应天齐说,目前这是一个秘密。
本报记者 陈轶敏
新闻推荐
9月12日,2014年第一批入伍到芜湖市的新兵走进了军营。记者带您走近这群“新兵蛋子”,陪他们一起走进绿色营房。下午3点40分,从芜湖火车站走出一队...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