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芜湖市一个公园游玩,看到一名游客为了省时间,直接踩踏草地到对面马路上。由于前一天刚下过一场雨,草地被他踏出了一串深深的脚印。过了一会,又来了一拨人,他们看到眼前的草地上有一条踩踏的印迹,也顺着这条印迹走了过去,笔者上前劝阻,但无济于事。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顺着这条小道走过去。小道随之变得越来越宽,泥土被踩得越来越硬……
上述现象属于典型的“破窗效应”。实际上,“破窗效应”对一个城市的文明创建影响甚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人的本能上来说,大家对美好的环境和事物都有着几分呵护和爱惜之心。对于一个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文明环境,即使没有文明引导标语,公众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破坏的。这种无声的文明氛围产生的默契远远胜过有形的引导。
可文明环境一旦遭到个别不文明者的破坏后,如果管理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和整改,就会暗示性地纵容更多的不自觉者进行二次破坏。倘若此时依然得不到重视和整治的话,“破窗效应”很可能会演变成看似常理性的“从众效应”,从而潜意识地诱导原本并无破坏本意的公众仿效上述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城市的创建工作需紧密结合“破窗理论”进行不断规范和优化,及时发现“破窗”现象及其始作俑者,并在第一时间对“破窗”现象进行修正、改善。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创建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上的瑕疵。另外,还需采取人性化的文明宣教措施,既要让公众认识到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性,也要让其意识到自己在破坏文明秩序的同时,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向 冬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芜湖公交集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全市1300辆公交车发车2.7万多趟次,运送乘客近200万人次。市内主要站点未发生乘客滞留现象。 ...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