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0岁的周艳,是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今年对于周艳来说,是一个很曲折的年份。她送走了陪伴自己40年的母亲后,却又意外发现,自己从小就是被领养的,而她的真正生母,可能是一位从上海下放到芜湖的知青。虽然不抱有多大期望,但是周艳依旧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妈妈走了,女儿才知道自己身世
对于周艳来说,2014年之前的命运是平静而顺利的: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享尽了独生子女的一切宠爱。长大后,自己独立创业,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还嫁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现在女儿已经15岁,既乖巧又聪明,一家三口幸福无比。这就是周艳的生活。
半年前,命运发生了转折,妈妈生病离开人世,周艳的父母都不在了。父母离世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周艳获知了一个晴空霹雳般的消息:她并不姓周,她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是一个抱养的孩子。
情况真的如此吗?别人告诉周艳,你可以问你的舅舅孟兆坤去。
周艳找到了舅舅孟兆坤,将传言告诉了他。舅舅先是一声不吭,后来慢慢地开口,讲述了实情。原来,周艳的养母(即孟兆坤的姐姐)不能生育,一直没有孩子。孟兆坤认识一个徐州老乡,叫马帮州。马帮州在铁路部门工作,经常来到芜湖。1975年11月,通过马帮州的帮忙介绍,孟兆坤来到了芜湖市福利院,将只有10个月大的周艳,领养走了。回到徐州后,孟兆坤将周艳交给了自己的姐姐。周艳在芜湖市福利院时的名字叫“任燕”,后来改的名字是“周艳”。
听到了故事的原委,周艳的眼泪就流个不停。一方面她对亲生父母的行为感到不解,另一方面也为养父母多年来的慈爱而感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份浓浓的亲情在萌动。周艳问舅舅,如果自己回芜湖找亲生父母,您有意见吗?孟兆坤说,你的爸爸妈妈都过世了,你也是大人了,如果你愿意去找亲生父母,我很赞成,也愿意提供我所掌握的信息。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怀揣着一丝疑虑和满满的爱恋,周艳和丈夫一起来到了芜湖。
只想亲口再喊你一声“妈妈”
10月14日,是周艳两个月来第二次赴芜湖的日子。虽然用心探访了不少地方,可是掌握的有价值的信息还是很少。
当年孟兆坤领养周艳时,是从福利院一位姓张的负责人那里领养的。不过这位张老师,已于几年前去世,这条线索断了。周艳还试图通过马帮州打听消息,但遗憾的是,马帮州也于几年前去世。“等于说,有可能知道周艳身世的人,现在都不在了。我们寻亲陷入了死胡同。”周艳的丈夫对记者说。
周艳只好再次向舅舅孟兆坤求助。孟兆坤挖空心思回忆起40年前领养周艳的细节。那时交通工具落后,孟兆坤来到芜湖后已是下午。当天是赶不回徐州了,孟兆坤就在福利院住了一夜。晚上住宿时,孟兆坤和一个腿部有点残疾的小青年住在一起,那个小青年可能是福利院的职工。凭着这一点点线索,周艳来到芜湖,寻找那个小青年。几经辗转后,周艳终于捕捉到了40年前关于“任燕”的一点点信息:自己确实是被生母遗弃到福利院的,当时大家都在说这个小女孩的妈妈是个大学生,是从上海下放到芜湖的,后来女知青回到了上海,将襁褓中的女儿,留在了芜湖……
每当接近一点真相,周艳的心都一阵刺痛;每当寻亲陷入了瓶颈,周艳都感到非常焦灼。她的头脑里出现不同的疑问:妈妈当初为什么要遗弃自己?妈妈还健在吗?妈妈回上海了吗?妈妈到底是谁?我该怎么去找她?
特殊的年代,总会孕育出不受人们控制的故事。回想起自己40年走过的路,周艳非常感谢养父母的恩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同时,她对亲生父母的选择也非常理解,因为40年前人们面临的困难选择,不是今天所能想象的。周艳只希望一个结果: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当面喊一声“妈妈”、“爸爸”,这就足够了!
(图片由周艳家人提供)
记者 张申尚
新闻推荐
16日下午,市交警支队科技科在二街安装禁止停车标志牌。市交警支队从本月20日起,将对市区设有禁止停车标志的路段或区域的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按违反禁令罚款200元并记3分进...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