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的好季节,不少市民习惯在这个季节外出烧烤享受春天,而如何在户外引燃木炭却是令人头疼的事,液体酒精助燃是否是你的选择?小心了!有媒体报道称,就在不久前,上海王先生一家在公园烧烤时,使用自带医用酒精洒在木炭上助燃,结果火星溅到液体酒精壶内,导致酒精瞬间爆燃,父女俩严重烧伤,孩子至今仍未度过危险期。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芜湖不少条件简陋的大排档、小饭店仍习惯使用成本低廉的酒精炉子炖火锅,但采取较多的是固体酒精,相对安全。而不少市民都会在外出烧烤时,携带一小瓶医用液体酒精为木炭助燃。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因烧烤使用液体酒精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易燃液体”为危险化学品。液态酒精很容易挥发,燃烧中酒精(甲醇)挥发产生的蒸气可以导致甲醇中毒,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会引起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因此,有关部门不提倡市民将酒精当做燃料使用。在春季外出烧烤时,如果使用液体酒精为烧烤木炭助燃,酒精遇到明火后,火苗突然变大发生爆燃,会将靠近火苗的人烧伤。野外如需引火,可采用报纸等安全物取代液体酒精来助燃。外出就餐时遇到酒精炉,一定要在完全熄火的状态下添加酒精。
如果发生酒精意外燃烧甚至人员受伤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医生提醒说,一旦酒精燃烧,应采用湿布灭火或覆盖灭火,而不能用水灭火。如果已经烧伤,可以立即用自来水冲洗20~30分钟,之后用干毛巾包裹,立刻就医。在发生意外时,也不要将着火或浸渍热油和水的衣物脱掉,否则容易导致受伤皮肤被拉扯,造成创面加深。此外,一些市民喜欢使用大酱或酱油等“土法”缓解烧伤,对此医生认为,虽然大酱或酱油有一定止痛的效果,但由于其没有经过消毒本身含有细菌,会使创面感染,并不利于伤口愈合。 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根据市物价局监测中心4月9日数据显示,与3月31日相比,芜湖粮油部分品种价格小幅上涨,肉禽蛋个别类价格下跌,蔬菜均价略有下跌,居民水电气类个别价格略有下跌。&nb...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