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是芜湖公交刘卫娣线路上唯一的“80后”,也是个工作敬业、讨人喜欢的“小辣椒”。
在进入公交公司之前说到公交,刘玲的第一印象就是轻松,可好景不长,在方向盘上的新鲜劲只持续了短短几天,刘玲就觉得这份工作和自己之前设想的大不一样。一开始,由于对班次不熟,刘玲在头班和夜班中不断适应着,如果上独班的话,从早上6点到岗,到晚上7点钟离开单位一共是13个小时,从小到大,她还从来都没吃过这样的苦。
此外,要面对的事情也比想象中多得多。刘玲性格“辣辣”的,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总会第一时间出来阻止,因此“招惹”了许多麻烦。一方面,路况多变,在繁忙的城市交通线上,公交车与私家车的矛盾容易激化;另一方面,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有的人并不是那么“给面子”,随地吐痰的,不投币的,还有因为一点矛盾动嘴甚至动手的。
在车厢里,刘玲开始愈加注意磨练自己的性格,改变处事的方式。面对乘客,她开始教会自己“两慢”:慢下结论,慢声细语。“很多时候,公交车厢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它是一个只讲爱的地方。”刘玲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很多事孰是孰非,乘客都看到,为什么有些矛盾调解不了或是继续升级,是因为我们太想跟乘客把道理讲明白。综合来讲,要把服务做好,就是在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友爱的眼睛去看待任何人、任何事。
而在刘玲的同事眼里,这个大学生司机太接地气了,像颗小辣椒,总是精神抖擞的,能给人带来惊喜和快乐,是一个真实、乐观、开朗的人。“都说开公交车太辛苦,不在车上,就在床上,我倒觉得不是这样,这也是一份有滋有味的职业。”刘玲说。
记者在芜湖瑞丰商博城再次见到王二玲时,她比以前胖了一些,王二玲笑着说这是心宽体胖。债还清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女儿在大学里成绩也很优秀,明年就将出国读研。走过人生的灰色地带,王二玲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而正因为诚信,让每个人对她都刮目相看。
2006年之前,王二玲的家庭和众多家庭一样,幸福平静、其乐融融。夫妻俩开着一家建材和配件店,生意做得蒸蒸日上。然而这一切,在当年的9月戛然而止。丈夫毫无征兆地因病猝死,留下了未成年的女儿、体弱多病的公婆和70万元的巨额债务。“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尽管生活几近陷入谷底,王二玲却毅然发出“他欠下的债,我一分不少偿还”的誓言。“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王二玲说,丈夫去世后的两年半,是她日子最难熬的时间。因为欠债人担心她“跑路”,频繁上门向她追债,“过年有家也不敢回。只能把手里仅有的钱给家人,让他们帮我带话和还款。”丈夫离开之后,为了生计,王二玲迫不得已,只能重整旗鼓接手丈夫生前的生意。靠着辛勤和汗水,王二玲经营的商贸店渐有起色,2009年至2011年,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生意步入正轨后,很多人对她也越来越信任,“看着我敞开大门做生意,很多人反而不追债了。”与此同时,面对年迈体弱多病的公婆,她依旧尽心尽力照顾;面对年幼缺少父爱的女儿,她坚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成才。截至2013年1月,王二玲终于还掉了全部外债,争气的女儿也在2012年考上了东南大学,全家人迎来了新生活。
记者 胡芳
新闻推荐
精彩的文艺表...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