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响水涧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的怡香园家庭农庄每天接待城里来的游客达五六百人,请了20个帮工还有点忙不过来。”近日,站在家庭农庄里,庄主鲁超对记者说。
三山首个家庭农庄
鲁超开办的家庭农庄,离响水涧水库不远。他说,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80后”,高中一毕业就到南京“闯天下”,先培训后打工,再独立门户在金陵开起广告公司。当了三年小老板的他,看到老家发展很快,觉得不如早点回家发展,于是他关了公司收拾行囊,回到三山办起培训学校,为农民兄弟姐妹传授计算机知识和农业技术。
成天与农民兄弟交流接触,他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见识,加上近几年市、区政府都在大力扶持现代农业,激发出鲁超新的创业热情,在家乡开办家庭农庄试水乡村观光旅游业,便成了他新的创业目标。
年青人有胆识有闯劲,说干就赶,筹资、租地、报批……2013年9月,三山区第一家庭农庄在他的忙碌中诞生了。占地120亩,首期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庄园宾馆、阳光温室餐厅、停车场、垂钓中心、手种植园……怡香园家庭农庄初具规模,正式开门迎客。鲁超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成群结队到农村游玩休闲,为农庄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日益强劲的动力。三四月份,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他的农庄每天接待的游客达五六百人,平时每天也有五六十人。到了草莓、葡萄采摘的季节,每到双休日,许多城里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体检采摘的乐趣,农庄的客流又会出现“小高峰”。
农家饭菜“一绿到底”
城里人到乡村观光旅游,除了休闲养眼,第二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吃吃农家饭,尝尝绿色菜肴。
鲁超说,在他的农庄,能保证来玩的城里人吃到绿色放心的农家土菜。如果城里人愿意,他们可以在庄园里的种植园采鲜蔬,在鱼塘里钓鱼虾,到养殖园里抓鸡鸭,所有的食材都是“土生土长”的,绿色环保,就是做菜用的油也是自家产的,大米也产自附近的稻田。
鲁庄主还告诉记者,他的家庭农庄,一二三产业业态都有,由三产带动一二产发展。开办家庭农庄,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客在农庄消费体验,带动了农庄里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这是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做大了,生产出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这就是第二产业。他说,农庄里提供的农家菜“一绿到底”,连游客喝的酒也有自产的,现在农庄里就自产草莓酒等。
春季有草莓,夏季有瓜果,秋季有葡萄……鲁超说,他的家庭农庄将紧紧抓住生态农业发展旅游产品。“在我的农庄中,游客可以自己采摘蔬菜,自己下厨,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如果不愿意自己下厨,也可以在餐厅用餐。”他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说。
“城里人如果愿意,还可以在农庄里租下一小块地,开设自己的种植园,既得到了放松,还可以收获自己种的绿色蔬果。”
家庭农庄很有前途
在庄主鲁超看来,家庭农庄是很有前途的事业,迎合了现代农村发展的趋势。创办家庭农庄已经让他初步尝到了回到老家创业的甜头,因此他正在规划并实施着新的发展项目。
今年他正计划投资20万元,在葡萄园的河面上修建拦河坝,进行水上乐园建设;将对农庄的道路内部环境进行“升级”;建设开心野战营,引进丛林真人CS项目……鲁超说,他想做的事情很多,也希望把农庄做得更好,但这一切都要取决于资金的筹集情况。据鲁超介绍,他的家庭农庄虽说开办还不到两年,但已是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安徽省农科院葡萄示范实验基地、芜湖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良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以及土鸡、土鸭、鱼及鲜蔬等农家土菜,吸引了城里人前来消费、游玩。如今的鲁超每天都在家庭农庄里忙碌着,快乐而充实地打拼着属于自己的事业,对未来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记者 王俊杰 文 赵亚玲 摄
农家菜自己采摘
阳光房内享受美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5月12日,安徽省示范高中芜湖市十二中和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签订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宗旨是搭建高校和普通高中的交流平台,为具有传...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