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一词辞海里是找不到的,语出何时、何处,也难有准确说法。好搜词条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所谓文化大师,光环下疑窦重重;所谓养生达人,学说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当今,“砖家”与“叫兽”并驾齐驱,他们都自恃才高八斗双目如炬,频繁地抛头露面于社会各界,经常语出惊人山崩石裂,整出些不明就里的伪学问,令人眼花缭乱头晕脑胀哈欠不止。最近,又有“砖家”发声,不妨拈来欣赏。
“五一”期间,有门户网站在醒目位置转载《法制晚报》题为“公检法成公车腐败重灾区,专家建议装定位系统”的报道。其中写道:“记者从中纪委获悉,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共处理了党员干部近11万人,有超过3.5万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记者对中纪委网站公布的3318起具体典型问题进行了梳理,其中近2成涉‘公务用车\’,公检法是车轮腐败重灾区。”3318起违纪案件的“2成”,即便全部发生在公检法系统,按比例也是微乎其微,竟用“重灾区”形容,是不是故弄玄虚?
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我对机关的变化是有所感触的,在公车管理方面,不能说绝对没有私用现象,但肯定不多。经过严肃认真的“四风”整治,机关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在这种大背景下享受专车待遇的人公车私用也绝不敢明目张胆。机关又总是相通和相似的,为什么偏偏公检法就成“重灾区”了?我不敢说这是恶意夸大,但一定有主观想当然的成分。
对于这样的“重灾区”,当然少不了“砖家”发声,他们中有人提出“对公车进行统一标识,让公众监督”(主意不错,但有强烈的人治倾向);有人提出建立完善公车使用登记制度,“去哪里巡逻、执法,时间多久,甚至几公里范围内,这些都应该详细登记。执法结束后必须将车交还单位,再进行登记确认。”(如此繁琐,他们还能够做到及时出警吗?);还有人提出“给公车安装北斗定位系统是可行措施,因为定位系统是内部人控制,且推行成本相对较低。”(初听似乎有理,细想近乎荒唐,让“内部人”监督“领导”用车,靠谱吗?)面对这等“砖家”,你除了哭笑不得还是哭笑不得。
2015年,是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年,这里不妨借晚报一角给众“砖家”上一课。那就是我们既要依法治国,包括政府所有部门在内的公检法,也应该依法治车,只有对各类公车使用严格依规监督和惩处,才能有效遏制车轮腐败。何况公车主要弊端并不在“私用”,而在“泛滥成灾”,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成为各级财政的巨大负担。公车成为“公害”,是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可以“工作需要”的名义,任由用之,“公用”“私用”的界限非常模糊。譬如,上下班接送,算公用还是算私用?公车管理稍有不慎,也极易出现“黑洞”,如克扣油料、维修回扣、私下拉客等。而要把公车腐败降到最小,就一定要从公车制度改革入手,在一定级别范围内彻底废除专车。只有最大限度削减公车,由此产生的腐败才会随之降至最小。这不是普通律,而是绝对律。可见“砖家”围绕车轮腐败提出的种种高论,只能证明他们的法治意识惊人的淡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nbs...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