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博物馆自5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共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近10万人次,受到了市民、专家的一致好评。暑期来临,博物馆将迎来新一轮的参观高峰期。26日上午,市博物馆建设及开放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博物馆负责人呼吁市民文明参观,还透露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建筑现代大气,服务“接地气”
“市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7000多平方米,目前在省内地市级博物馆里我们是第一的。”市博物馆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市博物馆与市规划展示馆建在一起,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两江抱玉”方案,寓意江城由长江和青弋江两条母亲河孕育而生。在表现手法上,两馆是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来表现“灵石藏玉”、“石开玉出”——博物馆的外墙用粗犷石材印刻回文,以表现“灵石”的沉浑古朴之美;规划馆外墙采用钛金板材质,表现“璞玉”的晶莹剔透之美。
据了解,市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的观众还提供了青少年版和故事版等个性化讲解服务。
建筑设计“高大上”的市博物馆在服务上很“接地气”,展陈虽以文物展为主,也辅以投影、视屏、触摸屏等以增强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为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特增设约有11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把省内、省外兄弟馆的优秀展览引入芜湖。日前,临展厅举办的“首届繁昌窑精品展”和“镜里乾坤”铜镜展,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去参观。
针对不文明现象,将采取防范措施
由于博物馆离市区较远,很多市民对如何去博物馆颇为关心。博物馆负责人强调,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日,周一闭馆进行设备维护。上午9点开馆,下午5点闭馆(中午不休息)。市民可乘坐4、7、15、42、45路公交抵达。同时也提醒市民,博物馆是免费对市民开放,但参观时请带好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驾驶证等,入馆前需查验相关证件,着装整齐,文明参观。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如景观地中鹅卵石被少数市民拿走,多处场景护栏损坏,长街场景的老物件被观众触摸乃至带离,渡江战役仿制手雷、仿制手榴弹等展品被带走,甚至在非遗展区的耳机也被窃取,使用闪光灯拍照,大声喧哗,嬉戏打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博物馆方面在呼吁广大市民文明参观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建立志愿者队伍,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增加安保人员的巡馆频率,及时制止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增加相关标识,如“请勿触摸”、“请勿使用闪光灯”、“请勿喧哗”、“禁止入内”、“请勿嬉戏打闹”等。
做好“文化生意”,让文物鲜活起来
今年3月《博物馆条例》实施,鼓励博物馆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我们将与旅游部门联动,让市博物馆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阵地、主阵地。”博物馆负责人说:“我们将结合自身的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文物鲜活起来;深入挖掘博物馆藏品和展览内容相关的中华民族尤其是芜湖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让市民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对于未来的发展,负责人还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建立“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本报记者 陈轶敏 文/摄
新闻推荐
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一度是高收益的代名词,众多投资者将存款由银行搬进互联网。但今年以来,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不佳,多款产品收益率“破4”...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