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的《更生散文选》,是何更生先生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记得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拥抱太阳》出版后,我写过一篇读后感,只是未及发表水准,已散佚。此番他的新作面世,我铆足劲写点文字,不仅是弥补十年前的缺憾,更是想表达一下对先生的敬意吧。
缀成《更生散文选》的是“情感文章”、“生活记忆”、“旅游随笔”、“芜湖故事”四辑长短各异的文章,它们错落有致地勾勒出一个文化人十年的点点生活印迹,从中亦可大略窥见我们这座城市骤变于这个时代的匆匆步履。作为文学作品,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散发出的动人醇香令我迷醉。这是一位不伪装、不做作,老来依然秉承文学性格的人,以自己的真性情、大情怀,酿造的心灵之美酒。
“生活即文章,文章即情感”,正是他多年为文的不二法则。先生不止一次说过:他写作的真正动机,是将生活写进文章,在文章中注入情感,一个是“真”,一个是“情”,二者并重且水乳交融。不难看出,在生活化叙写中彰显真品性、抒发真感情,正是这本散文选的最大特色。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写作可能会有顾虑甚至是有难度的,因其最终所要达到的境界只能是真实、自然、准确,且技术含量不多,所以再高超的技巧也难派上用场。不过,这样的写作对于何更生来说,却是近乎本能。他就好比演艺界的本色演员,不必去“演”,自然而然,示人本相就行了。
写人的篇章占了这本选集的半数,还有一些类似于报告文学的人物特写,也是作家所擅长的。我偏爱其中的那些写亲情、友情的文章。《怀念母亲》全文仅1200余字,却以和谐紧凑的结构, 明白晓畅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朴素的撼人心魄的力量。细细品来,作家其实只抓住了母亲一生不同阶段的几个动作——母亲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东挪西晃、母亲把眼泪一抹就去做饭、母亲拉板车上坡腰弯到地板车却纹丝不动、在作者离开的刹那母亲悄悄地走了——就将一生饱受苦难的苦命母亲形象立了起来,令阅者无不同情掬泪,深深震撼。这篇散文感染力巨大,还在于作家善于在动情事上提炼动情点,即积情到深处,突然宕开一笔瞬间爆发,威力如山崩海啸。这样的写作,有作家的血泪参与、灵魂参与,想不动人都难。
《更生散文选》中的所有篇章,都是如实写来,以小就小,没有放大,就连几个新闻人物,也没有按普遍惯例善意拔高。作家有着别具慧眼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即对人的生存状态能够深刻把握,对人的心性能够深入体察和理解。因此,那些细节,闪烁着心灵之光的细节,常常是信手拈来,用在适宜处,使得再普通的人也会立刻鲜活起来。而那些流露出真性情的地方,正是吸引读者之所在。
文学的价值全靠人的心灵主动认可。更生先生的文章初读平淡无奇,细品则醇香不绝,比一般的文章更经得起时间淘洗,想必是自然的。
□ 姚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5月,家住芜湖市鸠江区、年仅28岁的市民小王骑着电动车,因一起交通事故与亲人天地永隔;在小王身故之后,他的家人万万没有想到,因小王生前从一家保险公司购买...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