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爱吃鸭,卖红皮鸭、盐水鸭的小摊在本地数不胜数。可在福禄商城的巷中,有位店家却“另辟蹊径”,将外地口味引进本土,做起了风味浓郁的“酱鸭”。事实证明,美食无地域界限,只要好吃在哪都能落地开花。
这家酱鸭店老板姓“谭”,店名因此叫“老谭酱鸭”。这家店经营了22年之久,在福禄商城里已是“老字号”了。近日,记者在福禄商城的巷中寻到这家小店,面积不过几平米大,老板娘正站在橱窗后打理生意,身前身后摆着的全是各色卤味,外表的颜色都呈酱色,泛着浓郁的酱香味。这里头都有些什么呢?酱鸭翅、鸭腿、鸭舌条、鸭爪、鸭心、鸭肠,还有猪蹄、口条、五花肉、素鸡,林林总总约有20来种。“老板,来点个鸭舌”,顾客江女士是店里的常客,一早就跑来为女儿买鸭舌,让她庆幸的是当天来得够早,不用排长队。
“以前我们是做鸭毛鹅毛生意的,后来生意亏损,大儿子就提议做酱鸭”,老板娘一边卖着,一边跟记者聊着天,“做酱鸭哪有那么简单呀,要学手艺啊”,后来两个儿子便去外面学艺,回来后一家人齐心协力,开起了现在的酱鸭店。这么多年来,制作技艺越发炉火纯青,味道也越发受欢迎,不少顾客从南京、上海等地慕名而来,很多在外地工作的芜湖人,每次回乡都要带些回去,有的甚至带到国外。
即便生意这么好,“老谭酱鸭”也没想着扩大店面或开分店,怕不能保证酱鸭的口感和质量。要知道,酱鸭制作非常麻烦,工序十分复杂。谭老板介绍,酱鸭做成要经过三天的时间,家里人的分工也很明确,第一天由小儿子“卤”,第二天由大儿子负责“酱”,到了第三天,这些美味才能卖到顾客手中,她和妻子轮流卖,每天7点多出摊直到晚上收摊,“从选购活鸭、清洗食材、卤料卤制,再到酱料酱,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早上,老板娘只能逮着空和记者搭上两句,手里是忙个不停,称重、斩切、装袋,有条不紊。记者看到,每位顾客来到店里时,都会跟老板娘攀谈上几句,算账时她也会把零头去掉,有时称好后,还会让利顾客一个翅尖或鸭爪等。或许,老谭酱鸭的好生意,不仅在于出色的味道,一家人的朴实勤恳更为珍贵。
记者 康丽 实习生 金佩玲 文 记者 许诚 摄
老谭酱鸭为许多市民所钟爱
新闻推荐
今年中考,女儿因差三分而没有进入重点高中。女儿不是不聪明,而是体力不如别的孩子。我们一味地让她刻苦学习,却不督促她锻炼身体,直至临考冲刺前,女儿常常是学着学着,就趴在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