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镜湖区文化馆“2015年免费公益培训班学员汇报演出”在镜湖区文化馆一楼观演厅热闹开场,近500名学生和家长将大厅挤得满满当当,葫芦丝、古筝、相声、快板等传统文化艺术节目与架子鼓、拉丁舞、街舞等现代艺术节目争相上演,台上有模有样的小演员们都是经过一学期公益培训的孩子们。
“妈妈,你看,这是我的剪纸作品。”“爸爸,快给我和我的书法拍张照。”镜湖区文化馆二楼的长廊上展示着孩子们的书画作品,不少孩子骄傲地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原本以为免费的公益性培训比不上专业培训机构,没想到文化馆里不仅硬件条件齐全,聘请的老师也是认真负责,一学期下来孩子交出的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一位家长欣喜地对记者说。
据镜湖区文化馆负责招生的吴老师介绍,今年是镜湖区文化馆开展公益培训班的第二年,两年来,已经推出四期公益培训课程,截至目前已经有数千人享受了免费的文化艺术培训。对于前期有些家长质疑免费的公益文化培训是否只是“走过场”,镜湖区文化馆柏馆长表示,目前区文化馆转变职能,从原先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发包人”,以此来改变文化培训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目前文化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建立专业教师名录库和文化志愿者库,吸引了一批专业素质高、有公益责任心的高水平老师来任教。
“不仅全免费,为了避免公益文化培训不合百姓‘胃口\’,我们还推行‘订单式\’的文化培训机制,对课程和授课教师施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让群众欢迎的课程和老师留下来,对授课情况不理想的课程进行改变或取消。”柏馆长介绍说,“订单式”课程设置依赖于摸清百姓的文化需求。在设置培训课程前,文化馆充分征询一些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将培训信息发布到街道、中心、社区的基层文化站,重视基层文化站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培训类型、内容、时间等。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培训班级设置专职班主任,由班主任收集家长对课程内容、老师授课水平的反馈信息,课程结束后结合学生满意度、培训成果对该课程和老师进行评分,以此作为依据来调整课程安排和专业教师库的配备。
“第一年招生时不少家长不敢相信真的是全免费的文化培训或者对教学质量表示怀疑,报名人数也只能刚刚报满。随着媒体的报道及口碑的传开,今年我们暑期少儿培训班我们预计招收680人,6月23日到30日是暑期班的报名时间,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近千人前来咨询,书法、表演主持等热门班级早已招满。”镜湖区文化馆吴老师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文化馆为一些有器材要求的乐器培训课,如架子鼓、扬琴配备了乐器,开设了具有芜湖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通草画,今年还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求开设了机器人科普班。“通过公益培训班的持续开展和不断调整,我们希望精心打造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文化大餐。”
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近日,法国青少年教...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