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1日,是安徽省今年高考大文大理志愿填报时段,这也是今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次高考志愿填报。记者这期间在芜湖市一些高考报名点采访,无论考生还是家长、老师,都感叹今年的高考志愿选择,与往年相比难度更大。
难点一:一分“一大片”
芜湖一中的张毅平老师这几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指导学生选择志愿,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咨询的考生中,高分考生占了大多数。
他说,往年高考,600分以上的考生志愿相对比较好选择,今年安徽省600分以上考生云集,文科刚达到600分的考生能否上到一本都难说,即便是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今年选择志愿难度也明显加大。以理科为例,往年600分以上考生,每“一分”最多不过几十人,今年“一分”之中经常是二三百人,多的达到四五百人,甚至更多。
高分考生中,某“一分”中的考生,想选择的高校就那么几所或十几所,选高了风险太大,选低了又觉得吃亏,如此以来,这就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同一分数的几百名高分考生都“盯”着那几所或十几所高校填报,风险骤增。虽然同一分数的考生根据平行志愿排名规划名次排列有先后,但不少高分考生和家长可能内心里并不甘心,为何同样的考分,你可以选择985、211院校我却不能?
难点二:考生缺“理想”
记者在市区一些高考报名点看到,前来请校长或老师指导填报志愿的,多是考生家长,考生自己却不出面。在皖江教育培训中心报名点,老师感叹,许多考生考完就“万事大吉”了,选填志愿的事就全权“委托”给了家长。这里面除了少数家长是真正的“越俎代庖”外,多数其实是考生都不知道自己今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该选报什么专业。
这折射出了高考志愿与报考者之间存在的错位。其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报考者填报志愿的“茫然”。由于考生自己缺少“理想”,没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父母“包办”则以“大人”的实用角度出发,选择高校时,热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沿发地区的高校,选择专业时,热衷于眼下的所谓的“热门”,结果是许多考生选择志愿时,都盯着那几个地区几个专业,集中填报必然导致风险提高。
难点三:过度关注985、211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芜湖的高分考生和其家长在选择志愿时,过度关注985和211高校,不少考生和家长即使明知录取到这两类高校也不能录取到好专业,仍然不愿选择非985或211的其他重点名牌本科院校。
老师们坦言,其实许多名牌的重点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没有进入985或211行列,但他们的拳头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实力排名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985、211高校的相类专业,在行业内也很认同,但考生和家长就是不愿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高分考生的选择范围,让志愿更加难以选择。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目前,安徽省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录取工作已全面展开,不少考生在考出好的成绩后,希望能够金榜题名,进入理想院校深造。不过,每年高考后,总会发生一些以招生为名的骗...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