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十一”黄金周前,央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非限购城市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并将于10月8日起执行。此时,恰逢2014年“930”楼市政策出台一周年,以及今年“330”楼市政策出台半年。
在楼市政策持续接力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分化加剧。“新华视点”记者十一期间在多个城市房地产市场采访发现,三四线城市楼市仍然“惨淡经营”;一线楼市成交量趋缓,价格上涨明显,部分房企开始捂盘惜售,有楼盘“待价而沽”。
一线楼市房企底气十足“捂盘惜售”三四线楼市“惨淡经营”
“由于房源紧张,国庆期间几乎是五六个客户抢一套房。”北京一家大型房企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在北京,开发商对提升楼盘“热度”底气十足,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在朝阳区临近望京的一个现房项目,新开盘的一栋楼只卖两个单元。据了解,该项目加推的房源较年初开盘均价涨幅超过10%。
在素有长三角楼市风向标之称的上海“十一”房展会上,人气异常火爆。开幕不到两个小时,观展人数就已破千。由于成交持续火爆,“拒绝让利”和“待价而沽”成为开发商的关键词。多数参展商明确表示,楼盘没有任何折扣,甚至大部分楼盘连定价都没有。
二手房市场上,房价预期反转迹象更为明显。与去年市场遇冷、龙头房产中介带头缩店裁员截然相反,4月以来中介实体门店数量骤增。
与房企在一线城市的底气十足相比,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不容乐观。记者假期在安徽芜湖走访发现,芜湖市的多数楼盘均启动了大力度促销,如中建地产旗下的“中建500米”项目推出“5000元抵2万元”活动。尽管如此,多数售楼中心“惨淡经营”。
一线城市热度不减
量跌价升
虽然十一期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但与此前预期相比,表现出量跌价升的趋势。
某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9月份,上海、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较8月份环比增长均不到10%;而北京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面积和销售额较8月份环比下降两成左右。
与此同时,一线楼市价格却继续走高。中国指数研究院10月1日发布《2015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今年9月,深圳、上海、北京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8.5%、11.27%和5.63%。
在量跌价升的背后,一线楼市呈现出刚需盘销售单价的上升和新盘高端化、豪宅化的趋势。
不少城市去库存压力有待释放
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认为,“930”和“330”楼市新政在政策层面显著拉动了改善型需求,促进全国楼市整体成交量上涨。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在政策上获得鼓励后,住房消费在市场化机制的主导作用下正逐步释放。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称,从长期来看,三四线城市过高的库存未来主要依靠城市化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消化。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正改变当前简单宽松的导向,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一线城市适度控制,防止价格过度上涨,同时给予三四线城市住房消费政策扶持。
新闻推荐
在芜湖,除了芜湖站外,还设有弋江站和繁昌西站。弋江站选址在芜湖市弋江区境内、芜湖市城南新区边沿,距芜湖市城南新区约4公里。弋...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