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骤然凋零。本月10日11时50分许,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杨家巷一私人小餐馆发生液化气罐爆炸,瞬间引发大火。事故造成17人死亡,没有新增人员伤亡。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遇明火爆炸。
读到这则新闻,除了对不幸逝去的生命痛心惋惜外,不禁又要反问:我们身边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安全隐患?怎样避免类似的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往往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有着必然的因素。从这起安全事故中发现,这家涉事餐馆地处繁华热闹的小吃街,每天客流量大,道路拥挤狭窄,私搭乱建较多。此外,调查还表明,发生事故的餐馆开张不到两个月,并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店面只有30来平方米,平时餐厨设施都摆在门面外,进出都很困难。诸多因素叠加起来,发生这样的安全事故,仿佛又可以想见。
外部环境隐患重重,相关部门监管缺位,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等等,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总是每一次爆炸事故发生后得来的原因,但是,为何总要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开始深刻反思呢?
每当重大事故过后,紧接着的往往是停业整顿、隐患排查,但与此相比,日常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日前,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专项“铸安行动”,其目的是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真正把安全的警钟时时敲响,把安全生产的防线处处设严。
根据行动安排,“严执法”,是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排隐患”,是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隐患排查,把安全生产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每道工序,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强管理”,是要规范运行安全生产监管权责清单制度,制定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办法,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须臾不可松懈。只有全社会携起手来,各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尽到监管职责,才能真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芜湖地质灾害专家到四合乡指导工作近日,芜湖地质灾害专家在县国土资源局地环科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四合乡开展为期两天的地质灾害指导工作。期间,四合乡国土所对全乡2016年度上报的地质灾害搬迁避...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