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心,坚持诚实守信,这对生意人来说尤其重要。多年来,市民俞瑛通过努力从一名下岗工人,成为一家连锁快餐店的总经理。创业至今,他拾金不昧的事数不胜数,年初捡到4万元现金、1.5万元的现金支票,尝试各种方法联系上失主。“诚恳做事,诚信做人!”这是俞瑛践行的准则。
诚恳做事 下岗后成功创业
1989年,刚刚参加工作的俞瑛在芜湖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做维修学徒工。学徒过程中,俞瑛带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刻苦钻研维修技术,短短两年内,通过了单位的技术考核,成为了一名技师。
然而,就在个人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命运却使俞瑛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这对俞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是他并无怨言,积极响应国家下岗再就业的号召,学习烹饪技术,先后承包经营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高校的职工食堂,成功实现了再就业。由于他经营有方,服务态度好,饭菜新鲜可口,深受顾客的好评。
2003年,经过市场考察,他成功引进了华必和中式快餐,落户大桥新城。在建店伊始,俞瑛就确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并将此理念融入到从业人员的培训当中,他和团队想顾客所想,诚信待客、精益服务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平时的经营中,俞瑛严把原材料关,积极做好进货台账、消毒台账等,他常跟员工说,“做餐饮更要讲良心,要让所有顾客吃得放心”。
快餐店周边有两所学校,经常有学生中午前来就餐,有时学生忘记带钱了,他就说,“没事,先吃着,下次付也行”。去年夏季一位年迈的修鞋老人到店中就餐,得知老人家庭困难后,他对老人说:“您以后来我店里就餐只收成本价。”
也正是这种诚信经营的行为,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也越来越有干劲。
诚实做人 赢得顾客信任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俞瑛拾金不昧的事例数不胜数。小到帽子手套,大到高档手机,甚至数万元的现金,他都会千方百计联系失主,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1999年高考期间,俞瑛在自己经营的饭店中拾到一张准考证以及850元现金。他一看考试时间,发现就是当天。想到考生肯定心急如焚,他立即赶往考场用广播寻找,最终联系上考生,让其顺利地通过当天的艺术加试,助其圆了大学梦。
2016年春节前夕,俞瑛在店内拾到一个咖啡色的女士拎包,打开后发现内有户口本、结婚证、房卡、身份证、学历文凭、银行卡以及少量现金物品。他当即调阅了监控录像,确定了失主,却无法与其联系。当时他想钱财是小事,可那么多的证件补办起来非常繁琐。经过一波三折,终于联系上正在回老家途中的失主,让其安心过年,并让她在芜湖的朋友到店确认领取。
2016年2月25日,他在店内拾到一个男士黑色真皮手包,打开包发现4万元现金,1.5万元现金支票,以及各种票据。由于没有失主的电话和地址,俞瑛尝试着多种办法也无法联系上失主,最后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联系上失主,归还了其包内所有财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俞瑛用诚信赢得了众多顾客的口碑,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无信而不立”的深刻内涵。
记者 李贾
新闻推荐
5月31日芜湖市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作案人通过冒充公安局、检察院等政法系统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贩毒、洗黑钱等犯罪,以此诱骗受害人。警...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