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老人节俭一生, 错了吗?

来源:大江晚报 2016-05-29 08:05   https://www.yybnet.net/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老年人身上的体现最为明显,随着社会富足程度的提高,年青一代与老年人的生活消费观念拉开了不小的距离,而老人的节俭与苛刻自己,固执地坚持所谓“节俭”,在今天看来是不是还值得提倡?

探讨 老人的节俭表现在开源节流上 吃:剩饭剩菜 能吃坚决继续吃

典型  陈女士 婆婆给我一瓶蜂蜜,说是三年前别人送给公公的,珍藏了三年。

陈女士的公婆靠退休金养老,对于从艰苦岁月过来的老人来说,在吃上,老人尤其节省。炒的菜吃不了,下顿继续吃;能不倒掉的坚决不倒,和剩饭一起煮煮凑合着吃。

有次做的肉丝,陈女士吃着味道不对,婆婆说肉已经在冰箱里放了不知多久了。陈女士知道老人们节俭惯了,常带些肉鱼蛋到老人家,可婆婆总是留着,一直到她们下次回来再拿来做招待大家。

快过期的牛奶、部分腐烂的水果,处理一下也都吃掉。土豆、红薯都发芽了,老人也舍不得扔掉,削掉皮之后继续吃;嫌小区旁边的菜市场菜贵,老人总愿意舍近求远,还常和其他老人一起坐着公交车去城乡接合部赶集,有一次还跑到清水菜市场去买肉,其实来回的车票钱可能都比她省下来的菜钱多……

住:省水省电,家用电器基本闲置

典型  李大爷 为省电,能不开灯就不开灯,经常是大晚上关着灯看电视。天再冷或再热也不舍得开空调、取暖器。

李老爷子一辈子都在践行年轻时在单位养成的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在家里,晚上只点个5瓦的小灯,基本是人走到哪里,才开哪里的灯,甚至有时就坐在黑暗里。子女送来的取暖器、装的空调,李大爷基本闲置不用:“太费电了!”

李大爷儿子说,去年夏天高温,晚上热得实在睡不着,老人就直接睡在阳台上,白天跑到超市里,一呆就是大半天,说那儿凉快,有免费冷气吹!

张女士的妈妈也是从那个困难时代走过来的,多年来形成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吃穿用行上节俭一点也就罢了,家里人都能理解,从来不干涉老人。最让全家人很难接受的就是舍不得用自来水冲马桶。“用自来水多贵啊,冲马桶又不需要多干净的水,你们就是爱浪费!”老人坚持着自己的“节俭经”。家里洗菜洗衣的水她从来都舍不得倒掉,都在一个一个的小盆里攒着,等着下次冲马桶时用。每次上完厕所,老人都要到厨房去,把一个个小盆里的水倒到大盆里,再颤颤巍巍地端到卫生间里去冲马桶。

关键从厨房到卫生间还有段距离,老人挪着小碎步,盆里的水晃晃悠悠,稍不留意就会洒出来。每次冲完厕所,还得返回来清理地上的水渍。

医:能忍就忍,小病自己对付,过期药继续吃

典型  田大姐 婆婆长期慢性病,担心看病治疗花钱疏于治疗

农村来的田大姐婆婆一直在她家帮带小孩,婆婆有慢性高血压、关节炎,但婆婆从来不说,上下楼梯艰难,自己忍着慢慢走一层,歇一层,高血压犯了,自己吃点从社区诊所开的降压药,从来不提到大医院规范治疗。直到有一次,因高血压摔倒在楼道里,送到医院抢救,老人的血压高到190,有轻微脑出血,幸亏送医及时。用老人的话说:高血压、关节炎是小毛病,自己对付对付就过去了,上医院太费钱,会给子女添负担。

观点

老人的节俭是特定生存环境下的特定观念

理解老人的节俭是特定生存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从贫困年代走过来的老人,长期以来养成了俭朴的习惯,在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奢侈浪费可耻,铺张浪费危险。”这是一种特定生存环境下的特定观念。

比如,一些老人在节日期间,子女带他们到饭店吃饭,老人们即使去了,也总是会说:“这个菜在家里做要不了几块钱,这儿却卖几十块,真是浪费。”搞得自己“心事重重”,子女们也不能尽兴。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李江波主任认为,老人们在生活上多有节俭过度的现象,多为有忧患意识,分析原因,不外乎过去穷怕了、习惯成自然原因等,除了有的确为经济条件所限,还有些心理上的特点原因,例如多虑、缺乏安全感等。首先,这和老人个人生活阅历带来的忧患意识分不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的变迁使得老人的危机感比年轻人要强烈。子女们大把、随手地花钱,老人则怕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用钱的习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担心积蓄被挥霍一空后,如果哪一天有变故,害怕子女无法应对。

帮助老人认识、共享社会进步,消除不安全感

作为子女,可以帮助老人认识到社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饭店酒席的贵,就贵在别人提供的环境和烹饪服务;家用电器要用,因为它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当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为明天是否有米下锅而发愁的时候,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服务。而且合理的、必要的消费还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让老人意识到这些,他们才能安心消费。而且,也要让老人们安心,尽管现在花钱出去,但凭着子女的能力很快就能将花费的钱挣回来,不会为现在的消费所累,他们才会放心去消费。

李江波主任认为,时代变了,社会富足程度提高了,以往的“奢侈”,已经成了现在的家常便饭,我们在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同时,是不是也为老人多设身处地考虑,用合理的方式和策略让老人安心、放心地消费,共享社会富足带来的新变化。  记者 王惠

新闻推荐

别样方式喜迎儿童节让孩子从小懂得教养和规矩

本报讯  5月28日上午,园丁二区社居委与利达新村业主委员会联合举办一场儿童节社区庆祝活动。与一般的节日活动不同,这一次社区将庆祝活动与芜湖正在轰轰烈烈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关爱自闭症儿童2016-05-30 20:08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老人节俭一生, 错了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