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7版)
基于这样的功能设计,用户通过既有的时间轴,创作自己的回忆录也变得十分容易。“我们把时间形象化,就是为了记录大家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个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存在感\’。”主创者说,小朋友的成长需要记录,老人的回忆需要填补,通过“时间图”,寻找年代记忆,关联热点事件,人人都可以制作回忆录。
历史巧合碰撞后的灵感
回过头来再说说开发者们。有趣的是,“时间图”APP创始团队的灵感,来自于发生在同一年中国和美国的一则历史事件。
“乾隆皇帝和华盛顿总统是同一年去世的。但之后清王朝迅速走向了衰败,而美国则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一位主创表示,自己从小就喜爱历史,在德国旅学多年,让他对世界历史的关联有了进一步认识。其实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方方面面都是紧密联系的,而大多数人普遍对他们难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于是,投身互联网行业后,他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把时间和空间巧妙的结合起来,研发一款功能化的,围绕时间轴的应用。正如和APP的口号“和时间交个朋友吧”一样,他希望产品能够“让使用者在这里长见识、交朋友、满足求知欲,了解并记录自己的时间足迹。”
毋庸置疑,除了功能的开发,“时间图”面世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浩瀚如海的资料收集工作。从2013年底开始,这支由十多人组建的创始队伍,准备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借助OCR智能识别系统,他们已上线历史和新闻事件达到十多万条,照片上百万张,音视频文件2万多个(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为了体现年代感,他们收集了不同年代的代表文艺作品,其中就包括1930年全套的《良友》杂志。耐心和细致程度可见一斑。
“互联网是神奇的,它能让一成百、成千、成万。”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创业团队,已经成功开发了该应用的手机端和网页端,下一步,他们将进军企业,对“时间图”进行专业的功能订制。“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都需要在时间进程中完成自我认识和发展需要。”主创团队自信地说,和时间交朋友,并不困难。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研发设计
新闻推荐
昨天下午1点,受大...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