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们的祖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都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来。
那是1955年的初春,万物复苏之时,我们一群20来岁的青年其中包括6名青年女家属自愿组成队伍,在芜湖市第一碾米厂团支部的倡导下,成立了青年清仓队,接受了一米厂一幢储存1400吨粮食仓库的保洁任务。当时仓库卫生状况差,虫害多,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无”,即无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达到仓内面面光,仓外污水、杂草、垃圾“三不留”。要求不得占用工作时间,只能放弃每天两小时午休,一定要在四个月内完成。
尽管任务紧,时间短,一到中午12点,20多个小青年个个都自觉地走进仓库,分登高作业和地勤供应两个小组,展开了紧张有序的工作。
尤其进入梅雨季节,仓内闷得使人透不过气,满身汗流如雨,衣服和脸上处处是灰,大家仍然尽职尽责,从15米以上高度的天花板,到每一根梁柱,从四周墙缝,到全部通风门窗一遍又一遍地清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为防范害虫卵生,用油灰加“六六”粉拌和,严严实实地嵌进梁柱上道道数不清的缝隙。也就是用这些土办法,克服了50年代初物质条件贫乏的重重困难。大家怀着一颗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火热的心,不计报酬,艰苦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经市和省粮食部门领导检查验收合格,率先在全市粮食企业中实现了“四无”粮仓,实现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誓言。
辛勤的劳动,结成了丰硕之果。我们的突击队队长戴庆涛同志,代表全队同志光荣地出席了市和安徽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鲜花和新闻媒体不断地涌现在我们面前。1955年9月,戴庆涛同志作为代表还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了团中央的表彰。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1日国庆节这天,还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同祖国各条战线英雄模范,一齐参加观礼活动。消息传来,清仓队队员们万分激动,欢呼跳跃,奔走相告,久久地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至今在我的相册里还保存有团中央授予的“朝气蓬勃,永远前进”八个金光闪闪大字的青年先进集体锦旗和全体队员合影的照片,它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此后,我们这个先进青年集体,仍和往常一样,坚持做好“四无”粮仓的巩固工作。1958年,我们队里的两位同志,因在技术革新方面有了新创举,光荣地出席了全国财贸系统群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8年10月,秋高气爽,我到北京参加会议。天安门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一天下午我独自漫步在天安门广场,面对人潮如涌,思绪万千。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雄伟的城楼都一一进入了我的镜头。我所拍摄的天安门城楼,在阳光下,衬映着苍松翠柏,更显出它的雄伟壮观。那一幕至今回忆起来仍令我心潮澎湃,难以忘怀。
斗转星移,60年过去了,如今我已步入耄耋之年,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我们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每个人在践行梦想的同时,更需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做出自己贡献。
徐之先
“我们的故事”征稿启事
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属于你的生活故事、时代旧事以及围绕你身边的城市变迁一一记录下来,与同龄人细细分享,给晚辈细细品读。
投稿邮箱:wanghuitt@sina.com
邮寄地址:芜湖市弋江区红花山路20号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大江晚报银发周刊收。来稿注明您的通联方式(姓名、电话、通讯及地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运管处获悉,5月正处旅游旺季,本月以来,该处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旅游客运专项集中整治,已累计查获12辆违规大巴车。“芜湖市...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