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复习迎考已是初三考生和家长的全部生活重心,语、数、外的复习自然是重中之重,但作为中考中的开卷科目之一——历史的复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到临考前的最后阶段,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开卷的历史可能比其他闭卷的科目提分幅度更大些。因此如何应对开卷历史的复习及答题,本人根据多年的初三历史复习经验以及近几年来对中考试卷的研究,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中考的开卷与初中前两年的闭卷,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命题风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已经习惯了背历史来应对以往的单册考试,一旦开卷立感棘手,不知道从何入手。大量的开放性问题,六册教材的连贯性、综合性,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中,主观性极强,靠以往的背功和零散的历史知识根本无法答题。所以,应对开卷历史,既不能靠背,更不能完全指望翻书及教辅材料。
开卷的考查目标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知识点的考查,即基础知识的再现,这部分主要是客观题,选择题、组合列举题和改错题,当然,选择题也会有综合能力的运用;另一部分是能力的考查,这部分才是开卷的宗旨和核心。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综合能力。包含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两类主观题。客观题相对容易,但考查范围极广,学生最怕的就是主观题,近几年里在开卷考试中比重越来越大。了解了考查目标,如何进行历史复习呢?
首先,历史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导,以中考大纲为依据,离开课本去复习就如同盖楼没有地基,一切皆空。有些学生就喜欢用教辅材料,为什么?简单啊,一本全啊,说实话,这些东西并不好用,偶尔还会有错误,所以一定要熟悉你的六本课本!各类教辅材料大同小异,一本足矣,多则无用,也没时间翻!以考纲为依据,一是考纲删减了一部分课本内容,能不看就不看了,毕竟内容太多,时间有限,该简则简。二是考纲对课本内容的分等级考查要求必须领会,A级的能记忆最好,记不住翻书就好(保证熟悉课本的前提下),考纲要求到B级C级的就是能力的提高和运用水平了。所以,无论是识记、理解还是运用,都要求学生对六本课本熟练掌握、融会贯通,充分了解每册、每课内容,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同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古代、近代与现代的联系。当然这也绝不是要求学生背历史,说实话,古、今、中、外,历史远不止上下五千年,靠背是学不好历史的,估计也极少有人能背下所有内容。那又如何才能掌握六本教材内容呢?首先是学会看书,反复地看书!通过一遍遍地看书,梳理脉络,理清线索,找出事件的因果关系,发现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就容易掌握了,即使需要翻书也很容易找到,这就是搭好了框架。
其次,对于主观题的复习与答题技巧,它是在大量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力的综合运用,认真揣摩命题思路,确定你的答题角度!历史开卷的每一个主观题都有一个明确的命题思路,比如说,是想考战争、和平与发展啊,还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或者大国关系;科技革命、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等,是一个主题还是多个专题的综合,学会从问题中,从所给的各个材料中以及探究的主题来分析。总之,只有弄清楚命题思路,才能明确答题角度,这样就不会走题了。
再次,历史的复习也要加强训练!和理科一样,要通过做题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做多了,见多了,下笔自然行云流水!如果你真的认为开卷考试完全靠翻书、找资料,那你就输定了!
最后,说说开卷历史的小细节小技巧。拿到试卷,先易后难,开始十来分钟不用翻书和任何资料,把容易的、会做的先做完。切记:不要做一题翻一题,很浪费时间的。中考命题原则是7:2:1,即七份基础题,两份提高题,一份拔高题。40多分的基础题是不需要翻书和很多时间的,10几分的提高题可借助课本或者资料完善,7分的拔高题即使翻各种资料也很难找到完整的答案,所以切忌把时间浪费在翻这类题上,最后时间不够,会做的也没时间做了。把安徽历史和拔高题放在最后做,剩余时间慢慢去翻,以减轻心理压力。其他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学会找关键词或关键句来判断,以节省时间。组合列举不能有错字。改错题只能改动一处使前后搭配。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能用课本原话尽量用课本的话,有的甚至完全可以用所给材料上的原话,这两类题每一个问答题尽量做到准确、精炼、清晰。剩下的就是,放松心情,轻装上阵,调整好心态,迎接中考!
新闻推荐
@芜湖市卫计委(转发自@健康上海12320)【纠正孩子咬铅笔的陋习】很多家长误以为铅芯对于孩子的危害最大,而其实,咬铅笔最大的危害来源于铅笔表面的油漆,同时木材、黏合剂也存...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