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从2013年起,芜湖市用5年时间在全市培育100个“产业创新团队”、100名“创新团队带头人”、1000名“创新团队带头人助理”,市财政给予每个创新团队30万元奖励。目前,有58个产业创新团队入选市“5111”产业创新团队。
为盘活人才存量,加大本土人才培育,促进企业重视引进和留住创新型人才,芜湖市从2010年起开展市“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评选,计划5年时间评选产生1000名科技创新型人才。目前已实施了五批,共评选出908名创新型人才入选市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上述两项人才工程,已集聚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群体在全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上建功立业。
在此基础上,人才“蓄水池”面向未来“野心勃勃”。芜湖市提出新目标:到2020年,力争引进300个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领军人才、10000名高端人才,形成100个上市资源,构建起推动芜湖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生代。
优化人才环境,培育活力迸发新热土
有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尚需识人善用的干事环境,配套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资源的能量。
芜湖市出台《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意见》和《芜湖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扶持管理办法》等“1+2+7”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提升人才竞争的承载力。院士柔性引进机制初见成效,全市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21家,在站院士23人。组建产业研究院20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4家,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14家,获批国家级引智基地2家,高新企业总数达到441家,截至目前,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82家,其中国家级35家。打造了一批以首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端载体,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借助国家对合芜蚌试验区综合改革扶持政策,芜湖市打造多层次、多形式融资平台,设立政府引导的风险投资公司4家,注册资本达14.8亿元,投资总额达 12.61亿元。出台奖补政策,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目前全市共43户企业正式拟定上报了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方案,激励人员736人,激励金额8984.72万元,股份4673.92万股,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稳定了高端人才队伍。
芜湖市坚持服务为先,推进人才生活保障,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人才舆论氛围。人才特区建设以来,对引进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给予住房补贴和生活补贴,兑现各类资金近千万元。为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提供诊疗服务绿色通道,对其随迁配偶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在升级发展上探索更多鲜活经验。这一重大利好,对于芜湖“人才特区”建设如虎添翼。
新闻推荐
在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芜湖造船公司、江东船厂、荻港船厂等国有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创收增效。统计显示,全市36家合格修造船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32亿元。...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