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小赵反映,她住在兴安花苑小区,小区15号、16号楼的一层去年以来陆续开设了数家标牌制作、喷绘作坊,排放刺鼻气体,产生噪音,相关部门查实其中一家排放有害气体,责令其搬迁到合适地点,并且该作坊也在社区调解下与居民代表签下协议,答应于国庆前搬走,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没有看到该作坊有任何搬迁动作,甚至有时候晚上还有加班的动静,他们非常担心该作坊不兑现承诺。
刺鼻气体让居民忍不了
9月21日,记者来到二街兴安花苑小区,小区不大,靠南边就是15号、16号楼。如小赵所说,朝小区外道路的一面是一排门面,其中16号楼下基本上是仓库,而15号楼下一层房屋基本是标牌制作、喷绘作坊。离这些作坊越近,就有一种类似于油漆的刺鼻气味不断传来,即使在作坊背面一层单元门口也能闻到。在其中一家作坊,一台正在运作的机器发出单调的声音,如果在夜晚听来应该是与噪音一样。
15号楼2层的一户居民告诉记者,其实这些作坊吵一点她也能容忍了,“毕竟现在有个行当挣点钱不容易,但是气味实在太难闻,让人想吐恶心”。
家住16号楼的一位大妈告诉记者,说起这些作坊她就来气,“赚钱可以,但是要有良心啊,这种有毒气体闻长了可是要得病的”。她说,其中自一家影响最大的作坊搬来后,到了夏季气味更刺鼻,早晚大家都不能开窗户透气。即使窗户关着,刺鼻的味道还是从四面八方钻进来。许多人家闻了这个味道后都不同程度头晕。而且他们经常晚上加班,机器的噪音让人无法安眠。
这位大妈说,这里老人孩子多,老人本来睡眠就不好,遇到这样的噪音就容易失眠,大家特别担心的是孩子,有懂行的说,这种味道是油漆稀释剂俗称香蕉水,闻长了会严重伤害神经系统,影响造血功能,会导致急性白血病。她还说,这家作坊窗外的两棵树都被熏死了。
经过多次交涉,以及向所属社区、中心等反映,最终在社区牵头下,其中一家气味特别刺鼻的作坊与居民代表进行了协商,答应在国庆节前搬走,并且承诺晚上不再生产。和小赵一样,这位大妈也担心他们到时候赖着不走,“眼看就月底了,也没有见他们有搬家的准备”。
当事作坊答应将搬走
记者随后又来到其中一家即将搬走的作坊,有两位工人正在操作机器,一位年纪较大的说新店正在装修,他们的确是要搬走,不过对其他的事他们不是很清楚。为了确认事实真相,记者又来到现场所属七更点社区调解室找到了对此事进行调解的调解员崔明仁,他对此事完全了解。
他告诉记者,事情基本上如记者所了解,今年7月份一家名为“阳阳标牌”的作坊租下了15号楼一层的门面开始经营,由于气味太重太刺鼻,加之噪音不断,遭到许多居民投诉。今年8月10日做过第一次调解,作坊业主不承认排放气体有毒害,调解未成功。对于不愿搬走的“阳阳标牌”,居民怨气越来越重,到9月初前后,许多居民再次对该作坊进行抵制要求其搬走,惊动了社区、中心等多部门出面。还有居民在芜湖市相关网站发帖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记者听了崔明仁讲述后也在网上看到,镜湖区政府办公室在今年9月2日跟帖答复:“镜湖环保分局联合市环境监察支队前往现场调查核实,该店已领取营业执照,未安装任何污染物处理设施,喷绘时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环保分局责令经营户另行选址,转移产生气味的加工工艺。环保分局将继续跟踪监管,减少该加工点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今年9月4日,在社区安排下,“阳阳标牌”与居民代表再次坐下协商,同意10月1日前搬走设备,即使没搬完10月1日后不得在此继续生产。协议下有双方及崔明仁签名手印。对于目前居民的担心,崔明仁表示会协同居民代表对该作坊做到及时提醒敦促。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杨爽 周静思 文/摄
兴安花苑居民称树被作坊有害气体熏死
新闻推荐
芜湖市知名作家姚长斌散文集《菊扬天下》,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集共分“多彩人生”“美好事物”“烂漫风光”“清新气象”四卷,收入散文作品九十多篇,二十四万字。这部散文集是姚长斌率性...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