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养宠物的老人越来越多,初衷多为添个伴儿,以打发时光解除寂寞,其中除了养犬养猫外,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养鸟。不过,养鸟当宠物可得注意了,一是别吵着邻居,日前中江社区就有居民投诉邻居养鸟太闹腾,调解了4次才基本解决。其次养鸟要注意安全卫生,避免染上隐球菌从而患上肺炎甚至脑膜炎。
八哥吵人让患病邻居无法静养
9月19日,记者在中江社区走访时得知,社区为了居民陈大妈投诉隔壁邻居的事已经进行了4次调解。原来,陈大妈和老伴是空巢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陈大妈的老伴还有慢性病,需要卧床静养,让陈大妈和老伴想不到是,本来挺安静的居住环境从今年春天起突然发生了变化。
今年5月前后,陈大妈和老伴突然听到一阵鸟叫,而且经常是在早晨5时左右,声音挺大,而且停一阵叫一阵。这样时间一长,陈大妈的老伴就受不了了,本来就是个病人,睡眠质量也不好,而早上是他睡得最好的一段时间,结果总是被吵醒,整个人更加难受。他们后来发现,原来是隔壁邻居张大妈家养的鸟,便告诉对方,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八哥在清晨安静点,或者从阳台上移到别的房间。
对于邻居的说法,张大妈觉得有点夸张矫情,便沉着脸说会注意。说是会注意,但结果陈大妈还是隔三差五要找张大妈沟通。结果两人越说越僵,言语上也越来越不中听,一个说对方自私不顾人,对方则反击说另一方太娇气,没事找事。这一闹腾就把“官司”打到中江社区。
黑布套遮光鸟儿不叫邻居不愁
反复调解3次后,双方都憋着一口气,不愿让步。养鸟的张大妈说白天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老伴也不时出去帮人干零活,自己一个人太冷清,有只八哥陪着要开心多了。老伴重病需要静养的陈大妈则说,八哥严重影响了家中病人的休息,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调解数次后没效果,该社区曹主任与周书记几次上门后权衡,不能总是用远亲不如近邻来说和双方,关键要帮着他们解决问题。
于是曹主任周书记就和同事们商议得出结论,调解的关键是一方面要让张大妈能继续养鸟,另一方面是让陈大妈家不觉得鸟吵。于是他们就通过打听找到懂得养鸟的居民,请教如何让八哥在早上安静下来。经过养鸟行家指点就是准备一个黑布套,晚上挂到阳台时把鸟笼套起来,鸟儿一早天蒙蒙亮时见不着光就不会叫了。这么一试果然有效。曹主任和同事又为双方进行说和,心平气和地让双方说出了各自的苦衷与想法,再通过提供有效控制鸟儿鸣叫的方法,两家人心里的疙瘩慢慢消解了。
养鸟不注意卫生有隐患
虽然事情看起来是解决了,但曹主任在养鸟行家那儿取经时听说的一些话让记者留了意。行家告诉他们,每天最好有时间带着鸟儿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俗称遛鸟,同时还应该经常清洁鸟舍鸟笼,看起来这些做法是让鸟更健康舒服,但事实上这一做法对于养鸟人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干净健康的鸟儿让主人也会更健康,降低了因接触有问题的鸟儿而患病的概率。对此,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提醒,对方表示的确需要注意,自从养鸟后是觉得鼻子有些堵,还不时打喷嚏,却又不像是感冒了。
相关医务人员告诉记者,鸟的羽毛是过敏原,在养鸟过程中,养鸟人如果不注意,过敏、鼻炎等比较常见。就此,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査主任。他告诉记者,在养鸟过程中,的确有人不注意自我保护,在接触鸟粪等感染后引发成肺炎,甚至更严重的脑炎等。其罪魁祸首是在鸟粪、鸟舍或鸟笼中含有隐球菌,当人体抵抗力差时或隐球菌含量高时,人员在接触鸟笼舍、鸟粪便容易感染。因此,带鸟儿出去晒太阳,经常清洁鸟舍鸟笼等非常有必要。在清洁时最好带上手套、口罩。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杨爽 周静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做好秋季防火灾工作,近日,江北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消防科,对全体民警、辅警以及辖区企业物业员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消防人员重点分析了近年来芜...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