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因行动不便,市民胡先生将自己的工资卡交给钟点工支配。10月25日,他致电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称工资卡里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但钟点工只给自己吃馒头等食品,现在他想要回工资卡,但钟点工不还。而且,自己数万元存折也被钟点工“拿去用了”。
胡先生年过半百,至今没有婚娶,唯一的兄长在外照顾生病的老母亲。他长期独居,还患有糖尿病。三年前,因为脑中风,50多岁的他几乎丧失了行走能力。徐女士是通过一则招聘启事结识了胡先生,并答应在他家做钟点工,照顾他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
胡先生位于海军干休所的家,是父母的旧居,现在已经破败不堪,楼下的电灯是坏的,厨房灶具冷清,老屋几乎看不出有人居住。在小楼二层的卧室和紧邻卧室的一个卫生间,就是胡先生每天活动的空间。卧室里很乱,堆满了杂物。他每天的活动仅限于吃饭、抽烟、看电视。(如图)
按胡先生的说法,之前徐女士在照顾自己用钱方面没什么问题,但今年以来,却“霸占”了自己的工资卡和数万元的存折。每天也只是把三餐买好给自己送过来,“她好像把我的钱都用了”。
相处三年都相安无事,为何如今却要“霸占”雇主的银行卡和存折呢?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上了钟点工徐女士。
“胡先生的工资卡是我保管的,平时的开销都在里面。”徐女士拿出一本账簿说,胡先生烟瘾很大,一个月抽光六七条香烟,再除去吃饭以及胡先生每月注射胰岛素和吃药的花销,实际上工资卡每月所剩无几,目前工资卡里还剩下9300元。对结余9300元这个数字,胡先生并无异议。不过徐女士同时也承认,因为手头不宽裕,自己近期用了一部分钱,实际上工资卡里的这笔钱还剩下2000多元。
“头一年,胡先生就住了5次医院。因为他没法自己照顾自己,这笔钱这么多年都是在我手里机动使用,但是剩多少就是多少,我肯定不会私吞的。”徐女士语气很肯定。
对于“霸占”十多万元存折的说法,徐女士则矢口否认。她说,存折是去年胡先生去医院治病时才由她来保管的;自己并没有私吞存款,而是光明正大找他借了8万3千元钱,并写了欠条。
在胡先生的家,记者看到了那张8万3千元的借条。奇怪的是,借款人写的并不是徐女士的名字。
“这是我儿子的名字。”徐女士表示。她说,之所以要借钱,是为了给孩子买房子。记者了解到,徐女士的儿子今年30多岁,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因为没有积蓄,儿子结婚到现在都没有新房,为了让孩子能够安心在芜湖找份工作,她才东拼西凑为他买了房子,包括向胡先生借的这笔钱。她说,现在胡先生给他的报酬是一个月1600元,她每月只拿600元过日子用,剩下的钱攒着用来还欠款。“之所以写我儿子的名字,是我想万一哪一天我不在了,要让他把这笔钱还上。”据了解,徐女士已经59岁了,除了在胡先生家做事,她还打了两份工,并且要抚养上六年级的孙子。
截至发稿时,徐女士已经将工资卡和存折归还给胡先生,数额也得到确认。她现在有点赌气地说,胡先生的轮椅是她自己掏钱买的;住院时病危通知书是她代签的;三年来,自己一家待胡先生不薄,每年还把他接到家里吃年夜饭。“给我一些信任这么难吗?我,真的有错吗?”
记者 王世宁 实习生 纪美秀 汪雪梅 文
记者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8日下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芜湖市支会、中国国际商会芜湖商会,举办“2016年芜湖涉外企业业务培训会”,邀请了省贸促会与市工商局对外贸易科的相关专家,为到会的150多家企业负责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