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你可以当“记者”,了解报纸的编排流程;在这里,你也可以体验各种职业,探秘诸多“奥秘”;这里是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乐园,也是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这里就是芜湖小记者团。据统计,记者团成立五年来,已有2万余名中小学生加入其中。
为何小记者活动这么受孩子的青睐?第二课堂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近日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2016马仁奇峰教育发展高端论坛”上,安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守恒从教育专家的角度予以了解读。
小记者活动与第二课堂结缘
在王守恒教授看来,包括小记者活动在内的第二课堂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儿童全面发展必须借助于灵活多样的活动过程。在如今的中小学,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带有明显的工业化、标准化的色彩,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教授说,小记者活动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平台。相对于课堂教学这种基本组织形式,第二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的多方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小记者活动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小记者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体现了大江晚报的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小记者活动为何受青睐?
每次小记者举办活动时报名,名额总是第一时间被“秒抢”。为何小记者活动这么受青睐?王教授认为,这与小记者活动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特点有关。首先,接受学科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自主选择为原则的,参与的主动性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活动的形式多样。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体验式、互动式、实践式等,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再次是内容开放。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在众多的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的活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天赋创造条件。特别是利用大众传媒,把最新的信息引入到学生的认识范围,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走进第二课堂感知社会
作为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平台,仅今年,小记者团就为小记者精心策划了近百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小记者们动手做过陶艺品,走进高校体验大学生活,与熊大熊二欢度“六一”;曾体验各种职业,“小小摄影师”、“小小质检员”、“小小赛车手”、“小小检验员”;更曾探秘诸多“奥秘”。赴傻子瓜子博物馆探秘“世界首个瓜子主题馆”……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见闻,脚下的足迹丈量成长。
“在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培养。”王守恒教授告诉记者,第二课堂给学生充分展示个人兴趣爱好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展优势,形成个性。个性是形成创造性的前提。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课堂可以巩固、深化第一课堂知识,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第二课堂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活动组织者预设的目标导向,在活动中感受氛围熏陶、接受文化塑造,最终达成综合素养提升。
对于小记者活动的开展,王教授也提出了建议: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人的意愿、兴趣和特长。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从内容、形式和活动的目的等要素照顾到活动者差异。只有适应学生的兴趣特点、思维特点和操作能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优势互补,两者相辅相成。应以育人为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记者 季鲲 文 涂志勤 摄
与会代表正在发言
新闻推荐
大江晚报芜湖小记者工作室自2011年创立以来,数以万计的小记者从这里走过、路过、停过,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真跟随着我们一起成长,这其间有欢笑、有收获、有心得、有期待,也有感谢!我们真诚地感谢...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