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南德盛广场物业与商家处在一个挺尴尬的时期。用几位消费者的话说,“感觉物业与商户成了猫鼠一样的对头。”
商户们有经营上的不便,物业也有管理上的难处,但当两者缺乏沟通时,矛盾就显现了……记者近日调查了解,该广场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多位受访顾客都表示目睹过物业人员与商户发生口角,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通道拥挤、垃圾乱放、物业与商户关系紧张……这个新兴的人气商业广场,似乎陷入管理困境。
物业与商户矛盾频发
“物业如果不能维护业主利益,我不知道我继续在这开店意义在哪?”回忆起9月23日至25日的物业巡检,该广场二楼一家餐饮店的女老板仍然心有余悸。
每逢周末正是餐饮门店最忙的时候。当天,因为店内座位供不应求,为保证店内卫生,这位女老板便将使用过的餐具放在门口。但由于摆放位置属于安全通道,保安巡视时发现,并将东西往里推,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一度引起消费者夺门而出。“做餐饮肯定要将剩菜剩饭和生食分开,再说客人来吃东西看到一堆吃过的盘子谁还有心情吃呢?”女老板显得很委屈。
微博网友吴同学也曾向记者爆料,9月23日中午11点30分左右,在广场南边入口,因电动车进出问题,保安与一中年男子大打出手。该广场不少商户受访时表示,这里的保安态度都不是很好,与商家多有摩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奶茶店主坦言,“这里不像以前纬七路的物业比较人性化,好好说话有那么难吗?”
除了餐饮经营者,一楼的百货商户们也有苦恼。最多被提及的就是送货不便。一名张姓的送货员就表示,自己最不愿意送的地方就是德盛广场,不光要办理出入证,送货还有出入时间限制,再加上引导标示不到位,走进去晕头转向,费时费力。
广场管理遭遇挑战
实际上,从硬件来看,德盛广场的环境比起老纬七路商业街有了很大改善。记者看到,这里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垃圾桶,空地处也有足够的座椅够消费者休息,也没有租户占道经营。
一份由德盛广场销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广场入住率已达95%,从事餐饮的商家有200多户,从事百货和服装等综合经营的商家有400多户,其中70%以上都为原纬七路商业街的商家。
可是,这样的招商结构,却给德胜广场的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市民王先生9月25日晚与朋友来到德盛广场,看到保安和商户起冲突,一位顾客的头部差点被砸伤,自己的好心情就像那只扔出的啤酒瓶——“啪”的一声就碎了。王先生还表示,如果德盛的物业管理不改善、人员素质不提高,自己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来了!
作为高校园区新兴的商业综合体,德盛广场面向的最大消费群体还是附近的在校大学生。不少受访大学生也指出,德盛依然有着以前老纬七路的影子,当物业管理从“大杂院”搬到“楼房”里,显然变得更乱了。
很多餐饮经营者至今不解,为什么自己店前的走廊不可以摆放物品。一位原在“老纬七”经营鸡公煲和烤鱼店的老板曾抱怨,“客人多的时候,店里面东西根本摆不下,我只是先把东西在走道上放一下,等人少的时候就会拿进来。”该老板还解释道,“店里的面积比较小,实在没有地方放。”
记者在9月27日晚上观察发现,广场在人流量大时,二楼和三楼的过道极易拥堵,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
物业:一个巴掌拍不响
面对目前广场管理存在的问题,物业方浩成物业的一位冯姓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该负责人坦言,“老纬七”商户虽然搬进了商业广场,但仍有一些陈旧的习惯,物业对此也很头疼。物业正在积极努力将德盛广场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的“乐园”,告别“脏乱差”。
记者了解到,为了改善广场内部环境,该物业一个月前就联合当地街道、市场监管和弋江区市容执法大队进行了一次联合执法,专门整治商户乱停乱放、占用安全通道等违规行为。“物业没有执法权,遇到商户不听我们只能劝阻。有一个更好的环境难道不会吸引更多消费者吗?”对于商户的抱怨,该负责人一脸无奈。
被问及保安与商户持续的矛盾冲突时,该负责人强调,物业在招保安时,进行过培训,“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他还说,按计划,德盛广场要像步行街一样,不准有车辆进入。但广场里有很多户,是在做外卖,不让进也不人性,所以他们给所有人都发了出入证,并允许从花津南路与中山南路入口进入。至于一些送货商户,每天早晚都是可以进入的。
而对于商户关心的餐具摆放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首先,占用安全通道是不可以的,这样会带来安全隐患;其次我们提议商户使用密封的泔水桶,并不会对室内卫生产生影响,物业也联系了养猪场,会对泔水及时回收;最后,商户对门前‘三包\’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国庆假期后,距前期采访已经两周过去。10月10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德盛广场。在A3区,几名保洁人员正在清洗楼道,开业才一个月的德盛广场地板上已经是油迹斑斑;一些垃圾堆在门外,并没有扔入不远处的垃圾桶……
在某服装店,记者询问商户为何将垃圾堆在门口,店家不屑地白了一眼:我交过物业费了,物业会打扫的。而且又不是我一家,好多家都这样啊。
记者 王世宁 实习生 纪美秀 汪雪梅
传承
近日,杏园社区关工委联合三园小学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同学们通过111幅精美的图片,沿着“长征的足迹”,了解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的光辉历程和英雄壮举。孩子们表示,一定要传承好长征精神。记者 赵亚玲 实习生 胡宇田 摄
轻松做几道题 怎么就中度抑郁了?
专家:别迷信网络心理测试
每一次舆论对抑郁症的聚焦,都会形成认知的热潮,同时引发一场自测自评热,类似的心理测试题在网络上、微信上也是一搜一大把。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自测表究竟靠谱吗?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专家表示,对此无需迷信,自评顶多只能反映填写时的状况,要判定一个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有无心理疾病,还需要更多更细致的专业评估。
五花八门的测试题
“我性格外向,每天的生活忙碌充实,也有几项兴趣爱好,怎么就抑郁了呢?”前两天,芜湖市民小张逛论坛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小测试,上面一共15题,做完后根据得分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抑郁症倾向。小张说,他当时觉得好玩,就轻轻松松做了,谁知结果一出来却显示“有轻度抑郁倾向”。感到不可理解的他把链接发给了朋友,结果对方成了“中度抑郁”,两人都是郁闷不已。
记者看到,这套测试一共15题,对描述的情况按“没有”、“时而”、“经常”“总是”的程度打分,由少到多,最后再相加。描述内容包括“你是否担心自己的健康”“在做决定时是否犹豫不决”“有没有自叹比不上别人”等等,以个人感受为主,没有太激烈的词条。
之后,记者在网上搜索“抑郁自评量表”,出现了66万多个结果,有回答问题的,有看图自测的,有算总分的,有自动跳转的,还有需要收费的。测试题目也是五花八门,有常规的问题 ,也有无厘头的选动物或者水果的,很难分辨孰是孰非,哪个科学。
自测仅有一定的初筛作用
“如果是专业的、核心的抑郁自测自评量表,是有一定的初筛作用的,但它也仅仅是一种自我评估手段。而有些明显是娱乐性质的测试,则是不靠谱的。”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程万良主任表示,“抑郁症的诊断还是要靠医生的临床检查,自评只是反映填写时的抑郁状况,不能就简单粗暴地认为是病了,还要结合他人的评价以及和医生的交流状况。”
对于网上流传的形形色色的测试,程主任认为其有一定参考性,但是不能盲目相信。而且,“这类问卷一般只是对患者过去一周情况的调查,而抑郁症的诊断往往需要两周以上的时间来观察,所以它们只具有参考价值。即便市民如实填写了表格并测出相应分数,也不要太过在意其中的界定。尤其是抑郁症的界定,往往要结合情境交流并配合多项检查,缺乏专业指导的盲目自测,只是平添烦恼。当然,时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值得肯定的。”
抑郁症不是性格缺陷
此外,专家解释说,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性格缺陷导致,以为凭借意志就能够战胜疾病,却忽视了精神疾病源于大脑功能异常这个事实。目前研究显示,抑郁症的特征是心境不开朗,负性思考,有时感觉身体乏累,消化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不平衡。因此,网上流传的抑郁自量表所谓做几道题就直接得出结论是不负责任的。
当身边有人患抑郁症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其规范地接受评估和治疗。研究表明,服用抗抑郁药物后,60%—80%的患者会被治愈。虽然还会有复发的可能性,但只要通过自我调节和及时治疗,复发后依然能够治好。
因此,程主任建议,在面对压力时,要学会及时发泄不良情绪。还需要理解可能出现的各种身体症状,比如没有消化系统问题却胃口差。在医学检查无法查明这些疼痛的原因和器质性病变时,要指引和接受去精神科评估。
抑郁症一半以上可以自我治愈,但如果自我调节两周左右仍然没有好转,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它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化的疾病,患者最需要的是针对个体的专业治疗。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代立芳
新闻推荐
去年的秋天,它还是一棵孤树。方寸大的地方只有那一棵树。我曾亲眼看见它的最后一片叶子凋落。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至今,很多个冬天已经过去了,很多个春天也已经来过了。可喜?可悲?坐在书桌前,听着楼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