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提到家庭医生,很多江城市民已不再陌生。目前,全市签约人数已超过万,占常住人口的.%。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家庭医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此基础上,一个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正在芜湖成形。
有数据统计,截止到年月初,仅镜湖区就拥有支家庭医生团队。全市签约人数已超过万,其中重点人群签约余万,占建档总数的.%。同时,全市共万余人签订有偿服务包,占常住人口数的4.%;重点人群有偿签约万余人,岁以上老年人签约9.8万人,高血压病人签约8.9万人,糖尿病病人签约2.5万人。
下一步,为提升服务品质和内涵,二级以上医院将组建若干个专科医师团队配合其诊疗。这些团队由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年病、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康复科、中医科等专家组成。每个团队与若干个家庭医生团队组成,定期参与基层服务,指导家庭医生实施慢性病管理及签约居民双向转诊,落实绿色通道等便利。
同时,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做好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完善有关的制度设计,使家庭医生首诊成为现实,力争每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的区域卫生平台上,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效应,完善药品福利管理(PBM),实施慢性病用药集中管理与配送。健全基层慢性病监护网络,实施个性化、智能化管理,最终目标是让签约服务实现全过程信息化。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提高家庭医生的知晓率,逐步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变被动为主动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可及性、连续性、综合性、人格化的医学保健和健康照顾,并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医疗档案,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代立芳
新闻推荐
位于古城太平大路17号的一座座青砖砌就的中西合璧式高楼建筑,就是刻记基督教会在芜发展印记的华牧师楼。华牧师楼建
位于古城太平大路号的一座座青砖砌就的中西合璧式高楼建筑,就是刻记基督教会在芜发展印记的华牧师楼。华牧师楼建于上个世纪年代初,乃因美籍传教士华思科夫妇为第一个入住此楼,当地居民遂称此楼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