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洋 实习生 江敏学
年,在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要求下,人民银行芜湖中心支行主动适应新常态,执行稳健的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为助力芜湖市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据介绍,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新增贷款沿着产业结构变动方向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有效推进。
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资金运用能力突出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亿元,比年初增加.0亿元,同比多增.1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增速较去年同期微升0.3%。从省内排名看,芜湖市贷款总量和增量分别位居第2、第3位,分别占全省的9.3%和7.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8%,较去年同期提升0.1%,稳居全省第一,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资金运用能力突出。
企业中长期项目增势强劲,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年末,全市中长期贷款和融资租赁余额.7亿元,比年初增加.8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其中,单位中长期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6亿元;单位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比年初增加.7亿元;融资租赁比年初增加.2亿元,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建筑业”项目。
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扶持政策效果显现
据了解,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同比多增.8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量的.4%;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8%和.4%。与此同时,年累计承兑小微企业商业汇票.7亿元,占同期企业商业汇票累计承兑额的.6%。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等多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持续加力,金融扶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服务业贷款增势较好,政府融资平台职能有力发挥
去年以来,芜湖市服务业发展稳定,功能性指标增势较好。至年末,一产、二产、三产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8亿元、.0亿元和.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4亿元、.9亿元和.3亿元,余额同比分别下降.4%、下降8.2%、增长.5%,服务业贷款增长稳定,增势较好。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前三大贷款投放领域。与此同时,“制造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年初分别减少.6亿元、.1亿元和5.6亿元,是贷款收缩最多的三个行业。新增贷款沿着产业结构变动方向调整明显,政府融资平台职能发挥有力。
住房贷款恢复性增长,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显著
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8亿元,比年初增加.6亿元,同比多增.5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5%,较去年同期水平高%;余额同比增长.2%。其中,房产开发贷款和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分别增加.2亿元和减少5.2亿元,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加.1亿元。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亿元,比年初增加.6亿元,同比多增.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其中,新建房贷款和再交易房贷款比年初分别增加.4亿元和.2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金鸡啼晓立,彩凤接云飞”。日前,由芜湖市总工会、芜湖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芜湖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迎新年春联书法展”在工人文化宫开幕。和书法精品展同步举行的还有送文化到基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