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冬奥会日益临近,这个冬天,滑雪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新时尚。可近一个月来,雪场上接二连三的意外伤亡事故却屡屡出现。这无疑敲响了雪场安全管理的警钟。资本大量涌入冰雪产业是好事,但在推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同时,建立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标准迫在眉睫,雪场事关安全的“门槛”不妨高一点。
近年来滑雪热大有席卷之势,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雪场的客流量都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相关政策也次第出炉,雪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个体育产业“新贵”显然正得到从资本到普通大众全面的青睐。
不过,任何新生行业在发展之初都会经历一段“野蛮生长”,目前的雪场发展也不例外,近一个月来出现的意外伤亡事故就是“野蛮生长”的“副作用”。显然,行业安全标准建设和监督落实落后于雪场建设的发展速度。
安全标准首先在于雪场保护性设施的完善,目前中国的部分雪场,包括一些较大的雪场,在保护性设施的建设上都难尽如人意,就算有防护性设施的雪场,防护标准等也各不相同。这一切,都急需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而这个标准,应该成为雪场能否开门迎客的第一条“硬指标”。
其次,滑雪是一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运动,但目前国内不少小雪场、“野雪场”对游客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几乎为零,这其中蕴藏的风险指数之高,令人担忧。最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安全知识讲授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就算不能像国外那样花30学时学习,花30分钟掌握基本技术和获取安全指导,想必大多数人不会拒绝。
还有一个安全“门槛”同样需要提高,在滑雪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从业人员资质参差不齐,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颇为严重。如果这个“门槛”不够硬,对游客的基本培训和指导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 恒志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芜湖市不少社区先后举行庆元宵活动。昨日,在镜湖区荷塘社区,关工委通过猜灯谜、搓元宵等项民间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探究民俗文化内涵,营造快乐的节日氛围。戚良鹏 摄
新闻推荐
彭同荣邓菲竹乡小城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它满载梦想、满载期盼,那么,新年伊始,又有哪些人踏上了新的征程呢?◆对乘客负责的公交驾驶员张满海还有20分钟,张满海所驾驶的城乡公交就要出发了,日复一日,年复一...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