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芜湖日报》刊文,以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为样本,通过点面结合方式,剖析了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成长之路,展示产业迅猛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短短3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实现产值70亿元。这样的业绩让人倍感振奋和鼓舞。
如果说瑞思公司是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一个缩影,那么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则是芜湖市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芜湖市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顺应产业跨界融合趋势,积极布局前沿领域,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加强政策引导,做好项目谋划,推进项目建设,聚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生命健康、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产业,引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经济持续增长打造新引擎。经过短短几年发展,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累累硕果:国产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首架“安徽造”钻石飞机已顺利下线;中国首台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小蚂蚁”即将面世,等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审视当前,放眼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大有作为时期。从宏观上看,未来5到10年是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处于全面普及、深度融合、加速创新、引领转型阶段,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加速增长,加速向生产领域扩展。从微观上看,芜湖市作为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市,正在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人才特区、创业特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配置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投资需求旺盛。所有这些都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我们积极做好项目招引,运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有效形式,吸引更多客商来芜投资,增强招商实效性;认真落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业信贷资金投入;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贴息、研发补贴、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特区建设有关政策,加大对领军人才、产业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的各项工作。我们坚信,通过坚持不懈聚焦发力,持之以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的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吴仕平
新闻推荐
《最后的芜湖古城》带你走近芜湖古城芜湖市一项重点文化项目在本报记者手中问世
本报讯近日,由本报记者石琼编著的《最后的芜湖古城》一书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立足芜湖古城,内容详实、语言平实、图片丰富、可读性强,是迄今为止系统描写芜湖古城的一部力作,被列为芜...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