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官陡街道光明社区的居民李丰收,是大伙儿眼中助人为乐、满腔“热血”的好人。
为什么说是“热血”?社区居民说,20多年来,老李不但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还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时,他还无私资助失学儿童、年年参加献爱心捐款,常常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用他的话说:“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老李第一次献血要从27年前说起。1990年4月,芜湖市召开第九次团代会,为激发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大会主席团号召与会代表踊跃参加无偿献血。当时,无偿献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大多数市民对此心存疑虑,时年21岁的李丰收却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平时连打针都犯怵的他撸起了袖子,那200毫升鲜血成为李丰收步入无偿献血道路的起点,从此便长期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如今,李丰收是光明社区志愿献血量最多的人。据统计,他参加无偿献血25次,总献血量达15000毫升,相当于三个正常人的全身血量。同时,他还向身边的人介绍无偿献血对人体和社会的益处。更让人佩服的是,根据安徽省相关规定,每次献血都可以享受2天的公休,可他却从未因献血休息过。领导每次给他批假,老李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年轻得很,咋能因为这个耽误工作。”
除多年坚持无偿献血外,李丰收还坚持投身爱心帮扶活动。他曾先后资助5名失学儿童完成学业;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他共捐款1600元资助灾区重建家园;通过爱心捐赠,李丰收个人捐出的善款,已超过2万元。如果街坊邻里的生活遭遇困难,他更会主动关心热心帮忙,帮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在外是个“热心肠”,在家,李丰收则是“顶梁柱”。据了解,夫妻俩一直和老李的母亲住在一起。母亲身体不好,他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他说,“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都还年轻,苦点、累点没啥,父母为我们操了一辈子的心,应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结婚多年,李丰收和妻子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也让很多邻居羡慕。老李作为工厂管理人员,工作任务很重,虽然休息时间不多,但只要一回家,便会主动帮妻子做家务、辅导儿子功课或者拉着他们一起去公园散步。
忙前忙后、爱家顾家,今年49岁的老李,活得很年轻。他非常喜爱一句老歌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记者 王世宁 实习生 汪希
新闻推荐
3D17092期到17093期,分别开出305和840奖号,这两期安徽省彩民收获一般。据统计,在3D17092期投注中,全省中奖过万元的站点有5个,其中合肥市34010546号站点的彩民中得38注单选奖,获奖金3.952万元;同期宣城...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