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茜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芜湖致力于实现人才结构高端化、产业层次高端化、城市品质高端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作为引智领域的“外援”,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友人在这座城市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收获了满满的诚意,送出了由衷的赞叹。
去年新增“外援”40人
来自巴西的Cavinatti是奇瑞汽车的工程顾问,他已经来中国三年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道路、建筑物、高铁火车,这些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特别是交通的便捷,他不止一次使用了“Amazing”(令人惊叹的、神奇的)来形容,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他几乎每周都搭乘高铁在上海与芜湖之间穿梭,却一次都没有延期,非常准时。
来自日本的Sato Hiroyuki是江森自控日立空调(芜湖)有限公司的部门经理,也是芜湖首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拥有者。这款证件由人社部、国家外专局联合印制,外观大小、底色都与身份证相似,印有世界地图和国徽。编号一人一码,终身不变,动态记录外国人在华工作管理、服务、信用记录等情况。领证时这位日本专家表示,他很喜欢这座城市,他深感荣幸。
采访中,无论Cavinatti还是Sato Hiroyuki,都表示他们既喜欢芜湖的宜居环境,也佩服芜湖人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城市。
据统计,去年芜湖市入选“黄山友谊奖”兼获国家“友谊奖”1人,省“外专百人计划”3人,获批国家重点外国专家项目4项,省级重点项目2项,省级常规项目4项,省级示范项目1项;办理各类外国人证件253项,新增外国人才40人。
从“借脑借智”到“江淮智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芜湖不断完善引才政策,给予资金倾斜。对获评为国家“友谊奖”、省“黄山友谊奖”的外籍专家,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特别是对于引进高端外国专家的机器人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40万元的年薪资助。扎实推动人才安居工程,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安居。(下转2版)
□记者手记
集聚高端人才 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芜湖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外国专家联系合作,集聚一批国外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重点引智成果,是芜湖市实施人才主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也是芜湖市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国家“外专千人”、省“外专百人”计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外专人才的领军作用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的原则,整合资源,强化协作,加大引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此外,为让高端人才留得住,我们还要提升外籍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机制,继续落实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强化“职能整合、分类管理、优化流程”,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外国专家短期来华服务管理制度,为外籍人才来芜提供更大便利。
新闻推荐
采价日期:2018年1月19日备注:1、本表公布的药品价格若有变动,需及时备案;2、本表公布的药品价格必须明码实价,诚信经营;3、价格举报电话:12358;4、发布单位:芜湖市发改委(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