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农历戊戌年即将到来。戊戌年对应的生肖是犬,民间俗称狗年。
在所有的动物中,我是最喜欢狗的。记得我大约六岁左右时,父亲不知从何处抱回一只小狗,我如获至宝,天天与它相伴。为了方便它的进出,我在居住的草屋大门口旁围墙下还特意挖了一个狗洞。现在想想,父亲可能是想把狗养大后能够帮助看家的缘故,那时我和爷爷奶奶住,还有年迈的老太,一家只有三位老人和我这个小毛孩。
至今,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那只狗可爱的模样。寒冷的冬夜,我时常裹着棉衣,弯着腰牵着狗出去“方便”,幼稚的我怕它不认识回家的路,每次都寸步不离地跟着它。刚开始这狗不听我的使唤,所以父亲便用钢丝做了一条圈链,用皮带做颈圈。从此,我像“阔少”一样,经常牵着狗到处晃悠。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的眼神,每次爷爷去菜场买菜,都在当时很有名的“向阳小吃部”带回五个小笼汤包,我坐在竹椅上,小狗立蹲在我的身旁,我吃着汤包皮,把肉芯扔给小狗吃,爷爷慈祥的笑脸上,那眼神似乎有什么,我当时真的读不懂,现在想到很是愧疚。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能吃上汤包,可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狗逐渐长大,我和狗的关系更加亲密。直到有一天,不知何因,狗从离开家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我的身边。后来听邻居说,我家的这条狗好像伤了路人。我为此伤心很长很长时间,即使今天想起来,仿佛思念之情依然在心里涌动。
据史料记载,狗与人类结成亲密伙伴的关系大约在1万年以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野生动物之一。狗的忠诚为世人所称赞,中国流传一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论饲养它的主人多么贫穷,狗一般都不会离他而去。
狗的艺术形象,一直是历代画家笔下的“常客”。对于画画,古人说过有四难: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这是因为大众对于狗是太熟悉了,画中的狗稍有“不像”很容易被发现,因而画狗成为画中四难之一。在近现代中国画画家中也有不少画狗名家,诸如郎世宁、刘奎龄、黄胄、刘旦宅、韩美林等等。郎世宁从来不用连绵且富弹线的线条来描绘,而是以细碎的小笔触来表现狗的皮毛质感,他深谙狗的解剖结构,所以其形象非常准确,而且富于立体感,当时深得乾隆皇帝的青睐。刘奎龄画的狗灵动传神,栩栩如生,老先生所塑造的狗,有机敏威猛的猎犬,也有幼小可爱的宠物狗形象……世人皆知黄胄画驴好,但李可梁先生却赞其笔下狗为“天下第一”,这话确不为过,黄胄在很多精品画作中,几乎都添画上一只或几只狗来点缀其间,令画面真实生动,黄胄画狗的原因是爱狗,曾有过一段感人的佳话,他画狗时总是将真挚的情感注入笔端。
我最喜欢的画狗画家是韩美林,他虽命运多舛,但在他的作品中,从看不到抱怨和叹息,观者感受到的都是他对生命的热爱。韩美林早年有段灰暗的时光,是邻居家的一只小哈巴狗陪伴着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欢乐的时光,因此,韩美林出版动物画集时,封面便是这位不离不弃的“患难小友”,小狗也成了他最常描绘的动物之一。他用流畅的弧线和直线来概括狗的造型,深得民间艺术之精髓,将概念法用意象推向了极致,蕴涵着其深邃的思想,不论欣赏者年龄大小,都能从他那装饰味浓郁、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中获取一种审美的愉悦。记得韩美林老师曾来芜湖市里一所大学授课,当时年轻的我尾随众人挤到课堂。只见他用娴熟的技法,寥寥数笔,一个生动的狗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当时内心是无比的仰慕。现如今,我在教少儿绘画时,还常常将韩美林老师画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狗的艺术形象展现给学生们鉴赏。
狗年旺旺,幸福吉祥。相信狗年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带来欢乐!
潘友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16日,一场“爱在心中”师德演讲比赛在弋江嘉园幼儿园举行,选手们演讲的内容,都是自己日常工作中关爱孩子的故事,观众听了很受感动。30名参赛教师是从弋江区50所幼儿园通过选拔产生的。这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