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阑珊,飞雪漫天。空旷的街道上,沙沙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28日凌晨4点40分,芜湖公交88路首班车驾驶员马万里已经走出家门。他需要在5点半到达火车站东广场公交枢纽,投入出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平时骑电动车只要15分钟的上班路,此刻他需要艰难地走上近一个小时。 “这不算啥。我一位同事,住在清水街道,凌晨3点就起了,要徒步两个多小时过来呢。”
88路公交首班车,定于清晨6点发车。凌晨5点半,路队休息室飘来了包子的香味——这是公交集团为驾驶员准备的早餐。马万里和队长打了个招呼,便径直走到车辆前,对胎压、机油、水电状况做最后检查。直到车辆启动预热,他才从驾驶室钻出来,给自己的杯子灌上热水,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啃包子。“早上要多吃点,因为不知道中午几点能吃上饭。”
作为连接芜湖火车站与经开区的一条重要线路,88路要运送许多早起通勤的上班族、提前返乡的务工者、来芜探亲的外乡人。平日里,马万里驶完一个来回需要大约110分钟。而在冰雪天里,这一趟要延长至3小时以上。大雪降下的几天来,马万里每天都要跑四趟,晚上10点多钟才能到家。
记者从驾驶室向前望去,道路四周白雪皑皑,亮得晃眼。对公交司机来说,路面、路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公交车又是后驱车辆,起步易打滑,靠站易侧弯,行车难度不言而喻。
“要特别留意各个方向,刹车和打方向盘都必须轻缓,进出站也要放慢车速。”马万里简单地分析了雪天行车与往日的“不一样”。第一,要利用发动机挡位控制车速,几乎不踩刹车;第二,要谨慎选择路面停车,避免在光滑压实的雪面上停车;第三,要捕捉视野内一切移动物,留足车距,超前预判。正因为这样,马万里形容自己,这样的天气开车,眼睛都不敢眨。
大雪天里行车,“不一样”还来自于乘客。让马万里忘不掉的是,乘客们焦急的眼神。因为发车间隔较平时增大,马万里只有耐心地一一向他们解释。他觉得,这么恶劣的天气,乘客的抱怨很正常。把乘客平安送到目的地,才是自己最在意的。
来自徐州,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陈先生要去凤凰城小区探亲。可能是旅途并不顺利,他看起来很烦躁,频繁来到车厢前部询问马万里“到了没有”。借着停靠站的工夫,马万里回过头冲他一笑:“兄弟,这糟糕的天气,心情坏透了吧。但是安全第一啊。坐稳了,到了我马上告诉你。”
在二十里公交站,一位拄拐的中年男人顶着寒风,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深一浅地往路边赶。马万里立即起身走到车门前,一边迎他一边对他说,“不要着急,我等你,慢慢上”。
下午1点半,马万里才利用休息的空当,扒了两口午饭。而一趟行车的3个小时里,马万里只喝了一口水。回到路队,玻璃茶杯的水,早已凉透。
“原本驾驶员每跑完一个趟,有40分钟到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几天都缩短到15分钟。”88路队长陶雷告诉记者,为缩短乘客候车时间,很多驾驶员都顾不上吃饭、休息,返场后立即投入下一趟运营中。雪地里,一位驾驶员慌慌忙忙跑着去上厕所,还结结实实摔了一跤。
实际上,马万里是88路双层大巴的驾驶员,考虑到雪天行车安全,双层大巴已经暂停运营。是他主动请缨,驾驶增开车辆,连续多天奋战在一线。
大雪下得急,公交不停歇。马万里代表的是全市3000多名公交职工的默默坚守。若从这座银装素裹的城市上空俯瞰,你还会发现:因住得远担心影响第二天发车,10路公交驾驶员刘洪敏、王文、程莉、胡军在调度室和衣而眠;凌晨4点,一公司路队长庞军、陶雷,就已经开始巡查所辖线路桥梁、涵洞、港湾等较大安全隐患的路段;公交修理工张小军,坚持16小时在岗,争分夺秒抢修故障车辆;特4路公交驾驶员张芳,结束8小时行车后,仍坚守在火车站公交枢纽,维持车辆进出秩序,保障乘客上下车安全……
“没想到公交还照常运行!厉害了芜湖!”
“这么大的雪,大家出行全靠公交,公交司机既要维持上车秩序,还要在道路结冰的情况下谨慎开车,真的很辛苦,向他们致敬!”
在这座城市的窗口——火车站东广场,几位踏雪而来的乘客如是感叹。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大雪天公交司机坚守岗位不放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潜)依据芜湖市禁燃禁放工作的相关规定,连日来,团市委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出台具体措施等方式,引领广大青年团干做好表率,务实推进禁燃禁放工作,形成平安新年的良好节日氛围。为全力打好“蓝...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