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手机没关过 过午才能食

来源:大江晚报 2018-01-29 06:14   https://www.yybnet.net/

几天来的大雪让芜湖银装素裹,有人打雪仗,拾雪趣;有人坚守岗位,保一方平安。这几日,55岁的王传山都是踏着晨光出门,踩着夜灯路影回家。下过雪的城市,白昼夜晚都是亮堂堂的,而时间的流逝也因为接单抢修,变得快了许多。

1月28日,记者见到王传山的时候,听他轻描淡写讲述了这些天的“下班时间”。“昨天晚上,我又是11点多到家的。”55岁的他,1979年从事电力工作,2014年转岗做抢修,王传山的职业生涯几乎被电线电缆所“萦绕”。当天上午,王传山叫上另一位加班轮休的同事,奔波在抢修的途中。因为大雪急需人手,抢维修班里的数名轮休的人被临时抽调,以黄山路为界,在城南片区负责抢维修任务。也因为这样,本来常态下两人一组的抢修小分队,增至三组六个人。

中午将近12点,王传山和同事们来到花园街附近的一处老旧小区,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大爷站在路边,把抢修人员迎进了身后的巷子里。老人家停了电,家里漆黑一片,听完他的简单讲述,王传山的同事搬来梯子,爬上去开始排查故障。王传山和另一位同事在下面扶着梯子,向记者介绍称,这是在检查墙头铁片,外面的电线就是从这接进屋内的。排查无故障后,大家又走进巷子深处,很快就发现一根垂落电线,歪歪地倒在墙边上。确定这根电线是停电的“始作俑者”后,他们先是前往主干道的变压器用长竿捣下开关,又回到电线下垂处,将断下的电线重新接上。王传山的一名同事,从包里拿出登高板,很快攀上七八米高的电线杆,杆下一名同事忙着接应,王传山则借着梯子翻上电线杆旁的屋顶,一边察看抢修情况,一边和杆上作业的同事比划着。

因为抢修,巷子里暂时停了会儿电。几名不明情况的居民循着声音找到杆下,其中一位男士抬头看了看雪中抢修的师傅,自言自语道:“在修电啊!不容易!”知道暂时停电,是因为抢修造成的,几名围观的居民便悄声回了屋。没有问答,可是能在雪地里听到互相的“理解”。

恢复供电之后,抢修人员从巷口经过的时候,之前站在路口迎接他们的老大爷,家里已经亮起了灯:“谢谢你们啊!”中午1点多,记者再次跟着王传山一行人前往三泰国际大厦,这里一户居民家里的电表箱出了故障。车上,王传山和两名同事商量着,什么时候找个地方吃个午饭。“还没吃午饭啊?”面对记者的诧异,王传山翻翻手机:“我们都习惯了。”通过聊天记者才知道,抢修队最年轻的小伙子只有22岁,而王传山在队里则算年纪大的,55岁的他被同事们称为“山哥”。

车上聊天似乎是抢修中大家唯一能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到达地点后,大家就各自行动起来。王传山和同事坐上电梯,穿过天台上的雪径,很快便找到报修的电表箱。检查发现,故障缘于单极开关损坏。随后,一个人开着手机灯照明,另一人猫着身子打开电表箱维修。因为单元楼的电表线都缠在箱子里,两个人费了好一会才翻出要找的电线。抢修是个精细活,从排查故障、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细心和耐心。

每修完一处,王传山都会拿起手机,拨通调度总台的号码,告知位于某处的故障已经处理完毕。做到修好一处完结一处。王传山打开手机,查看抢修群里的抢修进展:“我这部手机,从来就没有关过。”随身带着充电宝,已经成为他和同事们的习惯。

抢维修的过程中,他们听过很多声谢谢。王传山面对来自市民的“谢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们的工作。”

记者 李婷维 文 陈洁 摄

王传山(右)正在和同事抢修电路

新闻推荐

“钢铁雄师”争分夺秒与雪竞赛

□本报记者唐乐燕1月27日早晨6点多,雪越下越大,弋江区主干道花津南路上,前一晚才刚刚清理干净的积雪眼看越来越厚,很快又是白茫茫一片。不多时,只见一辆铲雪车和积雪清扫车相继开来,一大一小前后开路,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手机没关过 过午才能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