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低保老夫妻的忧愁和知足

来源:大江晚报 2018-01-29 06:14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上午,暴雪已停,细雪飞舞,在澛港西区,几日没有出门的八旬老人赵兰英拄着拐杖从2楼的家慢慢挪步到单元楼下,一旁,79岁的老伴任传义正弯着腰在门口一锹一锹地铲雪。

连日来的暴雪困住了很多人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三无”老人、独居老人,无儿无女、相依为命的任传义和赵兰英夫妻俩也不例外。夫妻俩原住老马场村,种了一辈子田。十几年前,老房子拆迁,两人搬到了澛港新镇的安置房里。昨日上午10点,踏过皑皑白雪,沿着一条刚铲完的通道,记者一行来到安置房的单元楼下时,夫妻俩和几位老人正坐在楼道口的一条长凳上聊天。

“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哪敢出门啊,万一摔跤跌倒可怎么办呀。”这次降雪,任传义可“憋屈”了。笑容憨憨的任传义爱跑动,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身体还不错。要是不下雪的天气,每天清早6点不到,他就从家步行到长江路,然后一路沿着防洪墙散步锻炼,回来时再到菜市场带些菜回家。吃过中饭,他还要出去转一圈,看看棋牌,到附近的老邻居家串串门。一天,一晃就过去了。可连降大雪,天寒地冻,担忧安全,任传义也不敢出门了,只能整日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最多也就到单元楼下坐着发发呆、聊聊天。

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赵兰英也不欢喜这风大冻人的下雪天。原来,赵兰英患有多年风湿,本来行动就不太方便,一进数九天,尤其是雨雪天气,两个腿就像倒了凉水似的刺骨得疼。为了取暖,一天的多数时间,赵兰英只好窝在床上。家里有台老式空调,可为了省电费,赵兰英很少舍得开,除非三伏天里热得受不了才开一小会儿。

无法外出,就要提前备好“干粮”。老夫妻俩告诉记者,早在大雪未至、菜价还没上涨时,他们就从菜市场买了三四斤青菜和大白菜囤着,侄子侄女送来些咸鸭和肉,他们还用来包了些饺子留着,“早上我们一般吃汤饭、稀饭,中午晚上要不随便烧两个菜,要不就着剩菜吃面条、饺子,两个人好糊口”。记者看到,3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没有装潢,很是简陋,家里除了鸡蛋、咸货、饺子、少量蔬菜外,碗橱里还放着一碗昨天吃剩的大白菜和一碗咸菜。记者问中午吃什么?老两口很干脆,“下面条吧,有剩菜呢”。

住宿简陋、无依无靠,又逢风大雪大无法外出的恶劣天气,老夫妻俩虽有心酸有忧愁但更多的是知足和感恩。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两人靠着低保、失地农民补贴和逢年过节的各种慰问维持着生活,基本生活保障没有问题。从去年开始,弋江区民政局还给老夫妻俩发了援通智能化呼叫器,每月发放100元养老服务券,老人可以凭券购买送餐、家政、电器维修等各种服务。这次大雪天气来临前,澛港街道牌楼社区工作人员还特意上门看望了包括夫妻俩在内的近20位“三无”老人,询问需求,提醒安全注意事项,留下电话,告知有事情第一时间呼叫。1月27日,担忧雨雪天气夫妻俩储存的“干粮”不够,社区还联合心连心爱心协会冒雪上门送来了鸡蛋、面条和营养麦片。老夫妻俩身上穿的厚棉袄,也是爱心协会去年捐赠的新衣服,大小合适,暖和舒适。

“有的住有的吃有的穿,这不就够了,知足!”也正是这份给力的保障和满满的知足,昨日,已近耄耋之年的任传义还主动拿着备好的铁锹,和周边邻居、志愿者一起将所在单元楼下的积雪铲除干净,打通了一条道路。大雪终将停歇,忧愁也会过去,但关怀、爱心、温暖永远常在。

记者 芮娟 文 赵亚玲 摄

老两口一边择菜一边和记者聊天

新闻推荐

全市社会组织同心战雪

本报讯(记者唐乐燕)记者从民政局获悉,面对连日来的持续大雪,芜湖市多个社会组织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参与到共御冰雪行动中。在社区,芜湖心连心爱心协会、芜湖阳光爱心协会等积极走进社区参与清雪,志愿者们...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低保老夫妻的忧愁和知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