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4点,清理完九华南路辅道积雪、和最后一位铲雪挖掘机师傅告别后,29岁的李亮亮长长舒了一口气。李亮亮来自澛港街道文明办,此次抗击暴雪、铲雪除冰的行动中,主要负责街道12部铲雪机械的调配、分工和所有师傅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站在冰天雪地十几个小时、和铲雪师傅们同吃同住、五天四夜没有归家……李亮亮没有委屈和抱怨,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
和铲雪机械在路上
1月25日,经过一夜飞雪,芜湖银装素裹,雪景虽美,可厚厚的积雪严重影响了广大居民的日常出行。“人工扫雪太慢了,赶紧调机械过来铲雪。”雪情就是命令,正在铲雪、接到任务的李亮亮忙碌起来。
让李亮亮没想到的是,此时,街道常联系的几家工程机械已经被抢完。李亮亮只好又联系外地的熟人调配工程机械,再托人找附近的搅拌站、工厂抽调铲雪机械。当天,3台机械就到位,开始铲雪。到了第二天,李亮亮共调配到4台大型装载机、8台挖掘机共12辆铲雪机械,全力保障辖区主干道的正常通行。
因为负责所有铲雪机械的分工、调配,这些天,只要师傅上路、机械开动,李亮亮就一直跟在路上。大雪纷飞时,他合理安排,引导机械优先铲除车流量较大、积雪较厚的主干道,机械未推挖干净留下的残雪,冒着风雪他再用铁锹一锹一锹铲除到两边。雪停后又遭遇极寒低温,将机械分工到次干道破冰后,李亮亮还要仔细排查路面窨井盖是否被冻住。担忧公交站台雨棚上的积雪冻住形成冰锥砸伤行人,李亮亮二话不说爬上挖掘机,仔细清除雨棚上的积雪。
五天四夜没有回家
12位机械铲雪师傅的吃住问题,也都是李亮亮在负责。为了做好师傅们的后勤工作,这些天,李亮亮一直和师傅们同吃同住同行。早上5点多,天还未亮,在旅馆附近的早点摊,大家各自点一份喜欢的早餐匆匆吃完就上路了;中午在食堂吃完午饭后,和师傅们休息半个小时又赶紧投入到下午的铲雪行动。到了晚上,雪下得又大又急时,一直要忙到凌晨2点才休息。
日夜铲雪,有时候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铲雪师傅们也很疲惫,有的甚至还有抱怨情绪。李亮亮便陪着师傅们唠嗑拉家常,拉近距离,消除畏难情绪。一位50多岁的外地师傅本觉得太辛苦不愿干了,想到李亮亮时常感谢他、经常夹好菜给他,师傅打消了顾虑,“我就冲着亮亮这份不容易,一定要坚持下去”。
1月29日,雪渐止,铲雪任务稍有减轻,一直到晚上,五夜四天没有回家的李亮亮才在单位领导的“驱赶”下回到浅湾小区的家中休息了一夜。李亮亮的孩子还小,只有3岁,经常问“爸爸怎么还不回家”。几天时间,想念爸爸的孩子也会和妈妈一起打去电话,可李亮亮多数时间都在冰天雪地的路上,旁边就是轰隆隆正在铲雪的机械,大多注意不到电话响。等想起来给家人回个电话,已是深夜十点多以后,想想家人或许都睡了,只能发个信息,报个平安。
经常冲在第一线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抗击暴雪,遇到紧急任务或突发事件后,肯吃苦不怕累的李亮亮常常冲在第一线。
去年5月,芜湖市对长江沿线进行环保督查整治,这其中就包括位于澛港辖内的桂花桥码头。时间紧、任务重,连续3天,不分日夜,李亮亮一直忙碌在码头,配合相关部门拆除违章建筑、劝离船头经营场所。对于大型机械铲除后残留的垃圾和漂浮物,李亮亮和同事们再一一人工清除拖运。那几天,李亮亮吃住也都在码头,困了就直接在车子里眯两三个小时,非常辛苦。2016年夏季的那场洪水,李亮亮也是主动要求值夜班、睡办公室,白天忙着街道的日常工作,晚上就到堤坝边仔细巡逻,查看水位和是否有缺口,因为有力保障,所幸没有发生破圩现象。
虽然为工作为居民,这些年,李亮亮付出了很多,不过遇到不忙的时候,他也尽量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陪伴长辈。已近而立之年,在他看来,“努力做好工作也是让家人安心省心”。
记者 芮娟 文/摄
李亮亮和铲雪机械在一起
雪中工作摔伤肋骨坚持上班感动众人
本报讯 连续几日的暴风雪天气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各社区积极开展除雪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排查,指导和帮助居民抗击冰雪天气。2月1日,记者从弋矶山公共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分管经济与安全的吴跃中副主任于前几日的排查工作中摔了一跤,但坚持工作,后检查发现肋骨骨折,胸腔内已有积液和出血症状。社区工作人员们听说这件事后都非常感动。
由于近期天气恶劣,吴跃中和经济服务科的张科长负责检查社区危房和人员疏散情况。1月25日,雪下得很大,积雪很深,吴跃中和张科长前往联系点社区慰问。张科长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下午四点左右,我们骑共享单车回办事处,路上都是冰,很滑。我在前面,听见‘砰\’地一声,我回头一看,发现吴跃中已经连车带人摔在地上。”吴跃中爬起来之后,除了呼吸有点急促,没有其他异常情况,所以他们二人都没放在心上。
但是,1月26日早上,吴跃中告诉张科长,前一天睡觉时觉得很疼,甚至不能翻身。张科长告诉记者,1月25日早上铲雪的时候自己也摔伤了手腕,敷了活血止痛膏之后好多了,“我以为吴跃中和我一样是软组织损伤。我也想过他会不会是骨折了,他说应该不可能。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有这么严重。”那天,吴跃中觉得非常难受,张科长也发现他脸色很难看,看上去很不舒服。但吴跃中仍坚持工作,他们二人一整天都忙着排查桃园菜市场和世纪联华超市等地情况,吴跃中还参加了铲雪工作,这无疑加重了他的身体状况。
直到1月27日,吴跃中终于坚持不住。当天下午,他的妻子送他去弋矶山医院,做x光检查后诊断为左侧第4前肋骨折,由于未及时就诊,胸腔内已有少量积液,伴有出血症状。因为肋骨骨折没办法打石膏,医生建议他在家静养,如果继续剧烈运动的话,骨头很有可能戳进肺部,造成更大的伤害。当医生得知他还在上班时,觉得很不可思议。
记者来到吴跃中家中,他正坐在床上休息,妻子杨莉告诉记者,现在丈夫最大的问题就是睡觉问题。躺着睡的话他会觉得呼吸困难,所以只能以坐着的姿势。几乎每晚都睡不安稳,第二天醒的时候腰部已经坐得没有知觉,痛的时候也只能吃止痛药缓解。
寒冬季节,天冷路滑,临近春节,安全问题令每位社区工作者神经紧绷。吴跃中希望能尽快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张科长也告诉记者,目前工作中最担心的就是社区安全问题。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潘娜 刘恺
迎风战雪真英雄 拾金不昧品格高
本报讯 2月2日,记者从湾里街道市容办了解到,日前暴雪开始该部门全员出动,连日来坚守在抗雪防冻第一线。其间,在除雪除冰中湾里街道市容也涌现出好人好事。
1月27日中午,湾里街道市容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公交车打滑,无奈停在路中央,阻碍交通。湾里市容队员立即上前帮助司机将轮胎下积雪铲除,推车助行,经过一番努力,公交车安全驶离,交通恢复。1月29日晨,长江北路合南段湾里市容网格员在余庆路菜市场周边人行道铲雪时,发现一部手机遗失在路面上,成色较新,未损坏,执法人员将手机保存好,在原地边铲雪边等待失主,不久有人打来电话称是失主丈夫,得知手机被执法人员捡拾,他十分激动,经核实后执法人员将手机归还。
据了解,在积雪后,一些居民不慎将手机、钥匙、钱包落在雪地中,一时间难以找到,待这些失物被除雪除冰的湾里市容队员捡到后,均得到妥善保管,目前他们已通过相关社区提醒居民领回。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潘娜 刘恺
看望计生特扶家庭 冰雪天温暖送不停
本报讯 2月2日,记者从龙山街道大圣社区了解到,近日暴雪后,气温骤降,道路结冰,龙山街道和大圣社区对计划生育特扶家庭更加关心。2月2日,街道有关负责人和社区计生专干一行走访慰问辖区特扶老人,为他们送去临近春节的问候和寒冷雪天的温暖。
当日,在上门探望问候时,街道李万龙主任和社区一行还为每户探望对象送去了600元慰问金。走访慰问中,街道与社区一行仔细询问老人们的生活近况和生活所需,并叮嘱老人们要注意保暖,冰雪天注意出行安全,还告知他们若有需求可以及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
通过此次慰问,街道和社区希望在如此寒冷的冬天里,给这些家庭提供切实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潘娜 刘恺
社区纪委全程监督 公租房配租公开透明
本报讯 1月29日,记者从滨江公共服务中心新芜路社区了解到,最近一年一度的公租房配租选房工作即将开始,新芜路社区纪委三举措全程参与此次的选房工作,架筑社区廉政防腐“高压线”,让“小微权力”阳光公开。
该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强化监督履职工作,确保公租房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分配到困难群众手中。社区纪委对社区民政干事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弄虚作假。对工作不力,走过场、群众意见大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其次,新芜路社区纪委强化监督核查程序,要求社区民政干事严格按照程序、政策进行申报、审核、审批、摇号,对监督中发现的“人情保”、“关系保”和忧亲厚友等现象,要求立即纠正和整改。该社区纪委还强化监督核查手段,设置举报电话,引导群众参与、监督。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潘娜 陶安琪 刘恺
新闻推荐
春运大幕开启,对于中铁上海局南京供电段的800多名青年工人来说,迎来他们春节前最忙碌的时刻。为了保障皖苏两省境内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安全,他们每天平均要暴走超过15000步,为接触网扫雪、除冰,提高设备...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