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已过,2018年春节悄然已去。回望今年春节,很多市民都感到燃放烟花爆竹的少多了,不仅污染大大减轻,而且火灾警情较上年下降34%(消防支队提供数据)。欣喜点赞之余,人们不免要问:今年春节期间为何爆竹声少了?
首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春节前夕,芜湖市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宣传,做到“报纸有专版,广播有声音,电视有报道,网络有信息,街头有标语,手机有短信,家庭有公告”,使“禁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分片包干,构起市、街道、社区三级联防联控网络,加大对宾馆酒店、婚庆公司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的整治处罚力度。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督促家长摒弃陋习。据悉,春节前,芜湖市发放禁放告知书12.8万份,签订禁放承诺书4.2万家,张贴禁放通告1万余份,宣传标语2.5余万条……密集而多渠道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禁放”氛围。其次,公安机关严查重罚,对查获的违规销售、储存、运输、携带、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人员,公安机关根据其违法情节和危害程度,不再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而是依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从重处罚!罚款额度由过去的最高500元提高到2000元,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燃放的,公安机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上溯源头、深挖细查。据悉,自2017年11月以来,芜湖市警方共查获烟花爆竹非法存储仓库3个、销售点10处,收缴鞭炮1500万响、烟花1900余箱。由于警方控制了燃放烟花爆竹流入城区的源头,因此燃放烟花爆竹自然大大减少。
芜湖市早已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的环境自然要与全国文明城市相匹配,试想,如果烟花爆竹之声不绝,满地“炮灰”,四面“霾”伏在我们身边,生活质量从何谈起?因此,当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与人们对洁净空气、温馨环境、人身安全发生矛盾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放,不仅自己做到不购买、不销售、不放烟花爆竹,还要积极参与“禁放”,举报他人燃放烟花爆竹。
实行“禁放”,是建设生态之城、推进文明创建的必然要求,虽然今年芜湖市春节“禁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摈弃传统习俗,不让燃放回潮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大家不懈努力来守卫美丽家园。
周斌 秦秋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日,湾里街道石城社区志愿者联盟“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辖区内芜湖边防检查站、仁济骨科医院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参加了启动仪式(如图)。启动仪式上,志愿者代表总结了2017年志愿服...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