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近一段时间,芜湖气温开起了“过山车”,忽而超过20℃,忽而降至5℃以下。即使一天之中,温差也超过10℃,可谓“冬夏”交替。街头人们“乱穿衣”,有羽绒服加身者,也不乏薄外套、卷裤脚的年轻人。对此,芜湖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初春穿衣应上薄下厚,过早暴露脚踝、小腿会使寒气入侵,导致关节疾病。
记者在市中心街头走访发现,为了对抗寒意,很多市民都穿着较厚的衣物,棉袄、围巾、高筒的靴子,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还裹着羽绒服。但还有部分人穿着“清爽”,低领的毛衣、敞怀的夹克,更有些爱美的年轻人,挽起裤脚,露出的一截脚踝很是显眼。市民刘小姐就是其中一员,她说:“这样漂亮又轻巧,虽然是有些冷,但到了室内就好了。身边同事都这么穿,我也不想太臃肿。”而对于这种风格,也有市民并不认同,50多岁的王女士表示,“现在年轻人光顾着好看,冻出毛病来,上了年纪就知道了。”
春季气候不定,到底该如何穿衣呢?记者咨询了芜湖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专家表示,目前虽已入春,但忽冷忽热,过早、过快地减衣都非明智之举,否则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平均气温到了15℃以上且能维持一周的时间,那时换上春装才比较恰当。”
而人们常说的“春捂”,穿衣原则要下厚上薄。一般下半身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是“捂”的重点。从人体构造来说,下半身离心脏远,容易供血不足,造成寒气入侵。“双脚和腿要保暖,厚裤、厚袜别急着脱。尤其是女性,裙装、丝袜、单鞋都不忙换,否则裸露的脚趾、踝关节、膝关节容易酸胀、沉重、僵直,严重的还可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妇科病。”同时,有颈椎病的市民,初春也要“捂一捂”颈部。
另外,春季要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早睡早起,养成短时午睡的习惯,适当运动,避免春困。从中医的角度,此时肝火旺盛,容易烦躁、头痛,可适当吃些丝瓜、豆豉等疏肝解郁的食物。“注意健脾养胃,吃些小米、蘑菇、鲫鱼、山药等。蔬菜也要多吃,推荐豆芽、竹笋、韭菜等。”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4月1日将迎来首个环保税征税期 芜湖认定 环保税纳税人520户
本报讯环境保护税将于4月1日迎来首个征税期,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这也意味着我国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记者从昨日召开的环境保护...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