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大男孩。23周岁的他在前天上工的时候,右手一不小心被机器压住,瞬间失去右手的拇指和食指。
芜湖仁济骨科医院显微外科医生们决定为小姜做断指再造手术——取左右两只脚上的脚趾再造出两个手指。
悲 剧
上工时被机器压住
右手只剩了半截
今天,笔者在芜湖仁济骨科医院见到了刚刚手术完的小姜,此时他右手、左右脚上都包扎着厚厚的纱布,由于没有从麻醉中完全苏醒,整个人神情还比较恍惚。
“他很能吃苦。麻醉过了之后,这么大的手术,肯定很疼,可他没怎么喊疼,很能忍。”护士说。
小姜的老家在内蒙古,经老乡介绍他应聘到芜湖的一家大型机械厂工作。才上班没多久,悲剧就发生了。小姜在上工的时候,不小心右手被机器压住,当他意识过来的时候,右手已是血肉模糊只剩下了半截。很快他就被120救护车送到芜湖仁济骨科医院。
手术
脚趾搬到手指上
7名医生协同手术7小时
小姜的主刀医师谢昌平院长告诉笔者,在决定断指再造手术之前和小姜及家属进行了多次谈话,了解到他本人对于手术再造手指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也觉得他还年轻往后的路还很长,所以决定为他搏一把。这个手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脚上的脚趾搬到手指上。
手术从上午10点2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10分,手术过程整整7个小时。仁济骨科医院的7名医生分成三组,同时开展手术。在谢昌平院长的带领下,手外科的两位主任宋振有、谢纪辉一起站上了手术台,为小姜主刀。
“手术台边站满了医生。无论是对小姜还是对我们来说,这都是一场大手术。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谢昌平院长说。
难度
最粗2毫米的血管
每根都要缝上6—8针
谢昌平院长说,在把脚趾接到手指的时候,依次缝合的是肌腱、血管、神经、皮肤。
“这其中缝血管的难度最大,因为血管能否接通,是决定手术成败的根本。之所以说这场手术的难度大,就是接的血管多。”
手术中,最粗的血管大约2毫米粗,最细的只有1毫米。即使在显微镜下,2毫米的血管也只有2厘米粗,医生要用肉眼看不见的针和线把血管给缝起来,每根血管要缝6—8针,加上缝合之前的清创,缝一根血管通常需要40分钟。
“接完血管,拿掉止血带,看到植上去的手指有了血晕,就意味着血管缝合成功了。”
谢院长说:“目前来看这场手术还是成功的。但是这两根再造的手指最后能不能成活,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伤情发展。”
未来
再造后的手指也有指甲
行走、跑步等不受影响
谢院长说,在康复之后小姜的手指也不会太难看,正常的屈曲,冷热、刺痛等感觉都会有。现在的手术不光要让患者恢复一部分功能,而且还要讲究美观。
其实,读者看到这里,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疑惑:这样把脚趾搬到手指上,虽然右手的功能有所恢复,但是以后脚上运动会不会受到影响?
“像在平地上行走、跑步这样的日常运动,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像爬山、去轮船上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了部分脚趾,抓地能力会有所减弱。”谢院长说。
健康热线:0553-5961999.
新闻推荐
大江晚报消息12日傍晚6点半,市民江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希望通过媒体向一位37路公交车男司机和车上2名热心乘客表达由衷感谢。他们在其妻子突发晕厥时紧急伸出援手,助人于危急时刻,他也感叹...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