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批阅最近的作文时,发现学生在详略得当的组织结构上,掌握得并不够好。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古诗“淡妆浓抹总相宜”。我觉得所谓“淡妆”指的是在文中不做强调的部分,笔墨虽少,但是也要涉及到,否则文章结构就不完整,所谓“浓抹”就是在文章中,需要突出的部分,一定要浓墨重彩,从这个角度上说,就一定要考虑到详略得当的安排,就是所谓的“总相宜”。
所以我特地选取了几篇表现得比较好的作文,做一个评讲。
具体拿刘曦远的《这里也有乐趣》这篇文章来说,从结构上分析:全文五个自然段。首先通过对话开头,开门见山,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开篇方式,一般常见于欲扬先抑的表达方式。其次在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叙述展开将前后的态度变化,实现自然过渡,展开对比,重点对“乐趣”进行描述。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自然段因为过分强调“自己的”情绪,会加大在三四自然段表达“情绪转换”笔墨的渲染力度,要想提升文章的层次就必须考虑在这部分进行优化。在第三自然段,我觉得可以是“浓抹”的部分,可以将采摘的内容充实进去。改进的重点在“景物描写”,不妨按照顺序来,比如“由远及近”、甚至“由实到虚”——我想在这部分如果觉得直接写葡萄还是有些“词穷”,不妨试试写写颜色,在色彩的斑驳和光影的变幻中写一种心情,应该和文章也很搭哦!第四自然段的“汗流浃背”主要是表现收获的喜悦,是对前面两个自然段的升华,但是在文字的处理上却只能“淡妆”。这部分感情流露真实自然,只是我注意到这个词使用了两次。最后,在第五自然段承起全文,通过“美景、采摘、收获、美味”的总结,对全文的收束比较合理,起到了文末点题的作用。
还是拿这篇文章,从语言特点上来说,书面化语言形式掌握得还是好的,表现在口语的对话上,也能和书面语的描述结合得很流畅,体现了一种朴素美;从修辞上,需要进一步挖掘,为了配合欲扬先抑,就应该多尝试使用对比、排比的手法,通过多种角度,来丰富表达的层次、深化表达的效果;当然我作为老师,我插一句题外话,要还想给文章增色,可以查找关于葡萄的资料、葡萄园的资料,介绍葡萄的品种、历史等等。
另外,程雯的作文,心理描写非常传神;施懿的作文,在结构上清晰自然;虞昕璇的作文,细节描写很细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对照我们对“淡妆浓抹”的结构要求,还可以做得更好。
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 邢殚
新闻推荐
@平安芜湖3月28日通报,经我局侦查:3月28日上午我市新市口发生的红色路虎车上烧死两人的刑事案件,两死者系本市居民陈某(女性,未婚)和王某(男性,离异单身)。现查明,死者陈某与王某生前曾系男女朋友关系,后因...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