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见 在光华星城小区,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张家安。虽然自己身体也不好,却与老伴一道义务承担起照顾患病邻居的重任。自2015年邻居王贤根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后,老夫妻俩一年365日每日上门,成为了王贤根生活的依靠。 4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光华小区29栋-2-803室,敲了半天门,里面并没有人回应。随行的光华星城社区工作人员打通了电话,才知道原来张家安的爱人杜红英正在一楼王贤根家,他自己去医院看跌伤了的胳膊。 记者一行人来到一楼王贤根家。走进屋子,记者看到,王贤根坐在床边,旁边放着两个拐杖,杜红英正在一旁陪王贤根看电视。虽然因为脑梗失去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得知记者是来采访张家安照顾他一事时,王贤根还是显得很激动,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记者能感受到,即便已经无法言语,但对于张家安和杜红英老两口,王贤根内心一定是满怀感激之情的。 交谈中,记者得知,王贤根和张家安夫妇原来都是芜湖砂制品厂职工,算是老同事。2015年,一起搬到光华星城小区居住,又成为了邻居。2015年,不幸发生,王贤根突发脑梗住院,张家安夫妇赶紧打电话喊来王贤根的子女,将其送往医院。“他孩子住得远,又忙于生计,确实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我和老头子就在医院里照顾他了。”杜红英说,2016年,王贤根再次因脑梗住院治疗,而在医院里照料他的依然是张家安夫妇。 因为两次脑梗,王贤根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做饭,不能洗衣,不能打扫卫生,甚至连自己洗澡都做不到,张家安夫妇就完全“承包”起王贤根的生活。一日三餐、洗脚洗澡、打扫卫生、洗衣晒被、添购家用……张家安夫妇分工明确,不落一日,成了王贤根365天的依靠。“我们不照顾他,他怎么生活?”问及为何夫妻俩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义务承担起照顾王贤根的重任时,杜红英只会念叨这一句。 说话间,张家安从医院回来了。记者注意到,他的胳膊弯不了。“去年冬天下雪天跌倒的,动了手术,里面上了钉子,现在弯不了,刚去医院让医生硬掰了,很疼。如果现在不掰,以后拿筷子都费事。”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张家安的腿也动过手术。但即便如此,也不耽误张家安照顾王贤根,无论是王贤根住院,还是在家,每日身边总是少不了张家安或杜红英两人的身影。 张家安在跟记者交谈中,不时用另外一只手在掰动过手术的胳膊,掰的时候,脸上现出痛苦的神色。记者问他:“疼吗?”他说:“疼,但是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强!”记者又问他:“你们老夫妻俩身体也不好,打算就一直这样照顾下去吗?”张家安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想的,等到哪天我们走了,或者他走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本月是第27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今年,芜湖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将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联手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市国税、地税部门将联合开展“...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