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江城清明,处处“气清景明”

来源:大江晚报 2018-04-05 15:16   https://www.yybnet.net/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连日来,记者在各大陵园、公墓观察发现,刺鼻的浓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清新淡雅的鲜花。据测算,今年清明出门祭扫的市民中,约有4成选择公交出行,践行绿色祭扫。

祭扫方式与时俱进

从上周起,每天早上6点,陵园门口的摊贩们就会把准备好的鲜花都拿出来,排列得整整齐齐。前来祭扫的市民几乎人手一束鲜花。“每枝花两块五毛钱,随意搭配。”

市民许悦买了一束小黄菊搭配了几支勿忘我。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和家人来给爷爷扫墓。“在爷爷的墓前,洒一杯他爱喝的酒,插一束鲜花,全家人一起给老人家鞠躬,倾诉自己的生活、工作近况。”许悦认为,这样简单又清新的祭扫方式,更显得庄严肃穆,更能体现对先辈的哀思。

今年清明期间,龙华陵园管理方继续推出“鲜花换纸钱”活动,并首次设置“心愿墙”“感恩墙”等新型祭祀形式。“烧纸钱不但容易引发火灾,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我们鼓励民众用鲜花、植树等绿色方式祭奠祖先。”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鲜花换纸钱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多年。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现在许多人主动带鲜花祭扫,市民的观念已经发生转变。

清明,也有人通过别样方式传达哀思。大学生邱晓和家人用手机把祭扫见闻发到家族的微信群里;在墓前,一家子又借助4G网络,打开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人互诉衷肠。

“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称,低碳文明祭扫,才是清明的本位。时代在发展,缅怀故人,可以采取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共祭、社区共祭等多种纪念方式。

拥堵不见保障有力

民政局人士预计,今年清明节期间,仅芜湖市区就至少有40至50万人次前往祭祖扫墓。记者注意到,得益于民政、交警、城管、公交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各大墓区入口处拥堵现象有了极大缓解。“祭扫专线车多了,车辆间隔时间短了;交通不堵了,陵园也更清爽了。”很多祭扫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

今年清明祭扫公交专项服务时间从4月2日到7日。据了解,除途经回然园、神仙台、龙头山、港西等市内主要公墓的线路正常营运外,芜湖公交还安排120台公交车作为应急运力,随时听从调遣。为保障偏远地区人群祭扫需求,公交48、51路投入足够运力,保障三山、峨桥方向客流换乘;过江线路也实行灵活调度、缩短发车间隔。

今年清明,公交出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据测算,出门祭扫的市民中,约有4成选择公交出行,较去年同期提升了约一成。“祭扫至今,还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人流和车流高峰。”芜湖公交营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3月30日开始,就陆续有市民出门祭扫。至昨日,祭扫主线16路的客运量始终维持在2万人次左右,没有较高的峰值。以往扎堆扫墓的场景一去不返。社会车辆方面,至昨日,交警部门还没有对相关路段进行交通管制,位于珩琅山路的公交免费“摆渡”车也尚未启用。

昨天上午,记者在回然园公交站看到,前来凭吊亲人的群众哀思深切,却文明有度,秩序井然。大多数祭扫的市民等候5至10分钟即能乘上车。公交还投入100多名志愿者分布在各墓区站点,备有休息长椅、免费茶水、医药箱服务乘客。

图为市民纸钱换鲜花祭。

记者 王世宁 文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镜湖区抓大气污染防治一刻不松懈

本报讯(记者陈旻)作为中心城区,镜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问题一直是油烟、烧烤、扬尘等。自全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后,镜湖区立即行动起来,召开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江城清明,处处“气清景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