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在城东弋江站雕塑公园段,河沟里水流清澈,沿岸芳草茵茵。几位游客拿着手机对着眼前的美景一阵猛拍。 在江北二坝镇,蛟矶大道、杨楼路等一批农村道路经拓宽改造后“旧貌换新颜”,让村民的出行变得安全便捷。 这是鸠江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两道掠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城市建设管理者来说,就是‘用绣花的功夫\’做好本职工作,让城市面貌更美更整洁,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优质。”鸠江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鸠江区今年还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道路畅通等一批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鸠江区城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该区全年投入1120万元,完成石城湖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乡道7.3公里,老村道加宽11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5户;在加快安置房建设的同时,安置房办证渠道进一步畅通,办证比例全市领先,安置房上市交易指日可待;投入3800万元实施大绿化项目12个,新增绿地25.6万平方米,绿化提升7万平方米。在全市“三线三边”考核中,鸠江区成绩名列前茅。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群众得到实惠后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为例,2017年,鸠江区对江北沈巷、白茆、二坝等镇的6条道路实施拓宽改造,让这些破损难行的道路实现了“华丽转身”。“过去蛟矶大道路面坑坑洼洼不说,通往大堤的陡坡上也没有护栏,每次开车上下大堤都提心吊胆,生怕侧翻出车祸。”二坝镇村民管毓峰说,去年10月,政府对这条路进行了改造,砂石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路两侧还安装了护栏、警示桩等,让村民出行变得更加安全通畅。 当前,芜湖正在着力打造两个“升级版”,作为政务文化中心所在地和跨江发展先行区,鸠江区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按照规划,今年鸠江区将在10月底前完成沈巷、汤沟、二坝、官陡、清水等地10条沟渠的黑臭水体整治;5月底前完成城市排涝6条主干明渠的清淤整治;完成官陡街道安置房雎鸠悦园27万平方米的交付,并于5月份启动一批安置房补建项目;完成二坝镇龙泉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城市管理方面,创新方式和手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线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利用APP对简易案件当场处罚,提高执法效率。 记者获悉,今年鸠江区还将围绕“欢乐芜湖核心区”的定位,启动“两横一纵”3条路的亮化景观设计(即雕塑公园沿线的鸠江北路、大白鲸海洋公园沿线的万春中路、方特二期沿线的赤铸山路);实施中江大道与神山路交叉口等5个重要交通节点的景观提升。“‘山水相间、精致繁华\’是大家共同的城市愿景。我们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能把愿景早日变为现实。”鸠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承孝安“我们本打算到法院打官司的,可没想到,不用正式立案,半个月时间就拿到租金了,效率太高了,真要给你们点赞。”拿到田租的峨桥镇某村76名农户对三山区诉调对接中心赞不绝口。这是一场田...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