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拍摄到的疑似白鱀豚
近日有环保组织发布消息称,在芜湖和铜陵江段拍摄到了消失近13年的白鱀豚(俗称白鳍豚)。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但不排除极少数个体存活,只是目前凭借照片尚不能断定,芜湖渔政部门也称仍需进一步确认并已展开全方位连续跟踪。
考察时拍到疑似白鱀豚
据该环保组织发布的消息称,4月13日该组织在芜湖开始进行“渡江侦察鱀”公益考察活动,4月18日中午13时左右,其中一名摄影师拍摄到了一组淡水豚出水的画面,看到画面后当场就有人判断这就是消失了多年的白鱀豚。
随后该组织将照片发给多位专家辨认,有专家确认其是白鱀豚,也有专家认为“高度疑似”。 4月25日至27日,长江办获悉消息后,派遣渔政船同考察组一起前往发现地进行原地核查,没有发现白鱀豚。
5月3日,上述环保组织通过公众号发布了此次考察纪实,并称拍到了白鱀豚,也表示该消息的发布可能会承担各种非议。拍摄者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自己两次看到了疑似白鱀豚的水生生物,第二次采取了连拍,这才有了后面的画面。
专家称凭照片无法判定
在拍摄到相关画面后,考察组曾拿着照片向铜陵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研究员章贤进行了核实,对此章贤表示,从照片上看,能大致看到一些白鱀豚明确的特征,比如细长的吻部和整个身体的形态以及它的颜色,但是照片不够清晰,看不清它的背鳍,因此很遗憾不能确认,只能说是疑似,所以现在公布照片有些不合适,还有疑问。
专家介绍说,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物种,仅产于长江中下游领域,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2007年被确认为“功能性灭绝”,意为在自然状态中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只能逐步走向灭绝。但是否真正灭绝,目前并没有定论,还需要复杂的科学认证,不排除极少数个体存活。
专家称,2006年以前白鱀豚曾在长江九江段八里江水域出现过,而白鱀豚的生命周期是30年~50年,也就是说目前长江出现白鱀豚可能性还是有的。
开展全方位连续跟踪
考察活动期间,芜湖渔政部门也曾到达现场,不过拍摄到疑似白鱀豚物种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在场,在获悉消息后,工作人员也再次返回现场,遗憾的是在现场没有发现白鱀豚踪迹。
事后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访了拍摄地点附近的渔民,遗憾的是渔民也表示没有看到过白鱀豚的踪迹。目前,芜湖渔政已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计划,在发现白鱀豚水域及周边展开全方位连续跟踪及确认。
[链接]生态改善或能再见“长江女神”
资料显示,2006年底来自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科考团队,在长江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大规模搜寻后,未发现一头白鱀豚,并于2007年正式公布白鱀豚 “功能性灭绝”,但民间寻找白鱀豚的脚步从未停止。
保护区研究员章贤表示,随着“不搞大开发,只搞大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长江生态持续改善,皖江一带江豚的数量呈回升状态,长此以往,其近亲白鱀豚可能会亮相。
记者李萌
新闻推荐
中央电视台—1(综合频道)9:25胭脂(17~19)13:13美丽谎言(22~25)20:05特约剧场22:37大国重器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10:15爱生活——美味厨房12:30生财有道17:42天涯厨王中央电视台—3(综艺频道)11:18综...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