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联重机研发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记者 陈洁 摄
□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在日前落幕的第八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上,中联重科带来的几台“巨无霸”水稻机、拖拉机成为展会上的“明星”,由于前来参观体验的观众太多,现场一度排起了长队。时隔不久,中联重科将带着新一批“压箱宝”亮相2018(合肥)世界制造业大会国内智能制造展,展示芜湖企业在农机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
“我们为此次大会准备了智能化大型农机具组合方案——PL2604拖拉机+2BQF-12(十二行)精密免耕播种机以及3WP-600HA自走式植保机等展品。”中联重科重机公司副总经理王喜恩介绍说,以“出征”此次展会的PL2604高端大马力拖拉机为例,该产品由中、美研发团队联合打造,是运用智能化控制策略、仿真设计分析平台、VR(虚拟现实)实验室等高端技术及研发手段,在高端大马力拖拉机领域实现的一次新突破,“这些参展产品不仅是企业创新驱动成果的一次展示,也代表了我国现代农机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水平。”
底气来自于雄厚实力。中联重科农机业务板块(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8日,目前已形成以芜湖为农业机械总部平台,拥有安徽、河南、吉林、浙江、湖南等5个制造基地,分别辐射中原、西北、东北、南方等区域的整体格局。在技术研发方面,企业依托自主研发体系,不断强化农业装备前瞻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及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目前已申请专利1560项,其中发明专利264项,产品荣获国内外奖项80余次,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事实上,中联重科是精准农业产业领域的“后来者”,却在短短几年间后来居上成为行业佼佼者,其秘诀正是坚持创新驱动。据介绍,企业在加快自主研发的同时,联合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农业装备企业,解决了我国复式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准高效植保装备、农作物秸秆回收与加工机械、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高端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等关键技术。与此同时,联合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牵头成立“农业部南方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承接了“十三五”农业部企业重点实验室项目。
从收割+去杂融为一体的高端甘蔗收割机,到摈弃燃油、煤炭等传统热源的粮食烘干装备,再到实现自动驾驶的拖拉机、植保机,中联重科瞄准现代农业机械“蓝海”,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王喜恩告诉记者,企业创新研发了从10吨到1000吨粮食烘干装备,使我国烘干技术实现了对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和所有粮食作物的全覆盖,在热源方面采用稻壳、秸秆等生物质、天然气等清洁环保热源,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告别传统精耕细作,让农业生产更智能更高效,当前,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成为中联重科产业升级的重点。记者采访获悉,2016年起,企业规划建设3000亩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以探索我国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不同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装备需求,旨在形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生产模式,为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种植规划、激光整地、农机智能化作业系统等,并通过系统集成应用于农机自动控制、测土施肥等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对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及保护环境的需求。同时,推进传感检测、自动控制等新技术在农机装备领域应用开发,自主研发的农机自动驾驶技术与公司全系列拖拉机及携带的农机具电控系统实现了高效衔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潜)在由中国民间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会、盛世中国梦亚洲国际文化传媒中心、盛世中国梦组委会共同倾情打造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献礼系列大汇演”活动中,芜湖市妇儿中心的女子合唱...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