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斗志,不可松懈。高考冲刺时刻,如何有效进行语文的复习?老师的建议是做到“三回归一强化”。
回归考纲理清知识点和考点
经过两至三轮的复习后,当前阶段,考生对高考试题要完成由仰视到俯视的转变,就需要回归《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认真研读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试题分析》。“考纲”规定了高考命题的能力层级和考查范围,《试题分析》则详细例举了高考试题的形式和命题思路。考生需要理清“考纲”所涉及的知识点,如病句的六种类型、成语使用常见的错误、诗歌鉴赏的基本考查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等。做到能对着考纲一一列举,且要求准确、完整、体系化,并能够深入理解,这样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回归基础基本分数分分不让
要想充分把握这宝贵的十几天,考生应避免题海战术,回归基础,力保基本分。就语文学科而言,务必重视名篇名句默写,花时间把要求背诵的内容再过一遍,特别注意容易错的字;要关注文言文高频实词,可以将试卷中做过的文言文拿出来,通过朗读回顾文言文实词,温习特殊句式;要梳理诗歌鉴赏中的修辞和表现手法,并结合典型诗句加以理解;重温写过的作文,并进行归类;作文素材整理求精不求多,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力求能够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些素材。
回归真题提高分每分必争
二十天没有必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大量做题,考生应该在理清答题思路方面下工夫。思路不清,考试只能凭感觉,答题往往不得要领。理清答题思路(尤其是主观题)的具体方法是精做高考题,其目的是明确审题要点,考生可以用划出题干关键词的方法,抓住每一道题设问的方向,从而明确答题方向,随时联想起相关知识点,做到读得懂,就能答得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回归真题也非常有必要,研读真题,梳理设置错误的类型,可以帮助考生矫正判断思路的偏差,不钻牛角尖,建立答题信心。
强化书写规范答题
高考中,语文试卷的书写尤显重要,有的同学平时书写潦草、卷面混乱;有的同学答题总是缺少条理、主次不分;甚至有的同学答题时常常将答案写出答题框之外……这些小细节都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考生需要在书写和答题规范方面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作文力求卷面没有涂画,汉字书写横平竖直;作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表达要简洁,位置要醒目;主观题务必采用总分的结构,先列要点再作分析,语言尽量精炼准确。
十几天,时间不长,但大有可为,以“考纲”为纲,回归基础,回归真题,强化书写和答题规范,做到成竹在胸,方可沉着应考。
新闻推荐
中央电视台—1(综合频道)09:25胭脂(33-35)13:13知青家庭(12-15)20:05楼外楼(9、10)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10:15爱生活...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