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从开通时的热闹到如今的恢复平常。繁华过后,一切复归寻常。淡定之际,不妨来做个小结。 至此,如果将水阳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的清水河大桥算上,包括正在重建的中江桥,市区青弋江共有十二座跨江大桥。十二,是个神奇的数字。我们知道,一年被划分为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地支”为十二个,又称十二支。我们还有十二生肖。就连今天,我们电脑键盘的功能键、电话的拨号键都是十二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有“十二金钗”。如果将青弋江芜湖市区段看作一座大观园,青弋江之上的这十二座跨江大桥则宛若大观园中的十二位曼妙女子。那么,十二座桥又分别是曹公笔下哪一位女子呢? 一、清水河大桥VS妙玉 《红楼梦》中,妙玉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居士,隐居栊翠庵,在大观园中偏于一隅,这与清水河大桥的地理位置相契合。十二座桥中,清水河大桥在“遥远”的清水镇,与最西面的临江桥直线距离近8000米,动如参商。十二座桥中,距离相近的为临江桥与中山桥,直线距离仅约400米,而清水河大桥离最近的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直线距离也有3700米,可谓偏之又偏。《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贾宝玉过生日,妙玉送来的拜帖中,自称“槛外人”。严格来说,清水河大桥并不是青弋江主河道上的一座桥,只不过是离水阳江、青弋江汇合处太近而常被认为跨青弋江大桥,因而也算得是十足的“槛外人”。此外,桥名中一个“清”字也颇合妙玉的清心与清高。 二、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VS惜春 “金陵十二钗”中,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合称“四春”,市区青弋江四大过境桥或可与“四春”相媲美。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地处郊区,桥下青弋江两岸大多为原生态风光。该桥若长龙卧波跨青弋江,一头跃过清水街道,一头挑起大荆山,大桥、江堤、青草、白羊,一派闲适、佛系的景致。目及处,相对清冷,颇合“惜春”的冷漠孤僻。“十二钗”中,妙玉性格孤傲,与人交少,却唯独被两次提及与惜春下棋,与惜春走得很近。地理位置上,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恰好也与清水河大桥靠得最近。 三、青弋江铁路大桥VS迎春 《红楼梦》中描写贾迎春“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2011年建成的青弋江铁路大桥长2.2公里,双拱桥,美观大气,设计时速120公里,桥体高度也满足了芜申运河的航行净空需要。曹公笔下的贾迎春为人老实,善于退让。而青弋江铁路大桥当年也是为了给宁安铁路(即今天的宁安高铁)芜湖段穿越主城区的“空中高速走廊”腾出位置,而从原南瑞附近“还建”到水果批发市场附近的。直到今天,除高铁外的所有通行芜湖市区的铁路交通均由此桥担负,青弋江铁路大桥可谓是诚恳老实、任劳任怨。也正是由于它的“大气”与“退让”,芜湖人下班时在黄山东路等待火车穿城而过的场景自此成为历史。 四、仓津桥VS探春 探春为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庶出。算得是一众姝丽中输在了起跑线上的一位,然而她又是个有远见、有抱负、不信命运的女子,输在起跑线,却最终实现了赶超。探春人生的最闪光处表现在凤姐患病期间,她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大观园改革中兴利除弊。仓津桥的前身为大铁桥,始建于1905年,1927年,开通汽车路,1933年通火车,1937年因日寇进犯被炸毁。为修建芜铜铁路,1959年重新扩建了铁桥,1973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2011年3月30日,因芜申运河改造被拆除而重建仓津桥,2015年12月6日,通行市区的第一辆动车从桥上呼啸而过……仓津桥与探春何其相似?出生在孱弱的清朝末年,成长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初期。但后来却凭借个人“努力”,逆境成才,风光无限,成为青弋江上市区第一座也是至今唯一一座通行动车的桥梁。 五、临江桥VS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写秦可卿“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可见,秦可卿兼容宝钗黛玉之美,冠绝十二钗。青弋江从皖南山区风尘仆仆而来,在宝塔根处汇入长江。2008年初,“双江塔影”处新添临江桥一座。该桥主塔总体像鱼,中间玻璃幕墙部分如米粒,矗立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寓意芜湖“鱼米之乡”,桥上栏杆、人行道路面花纹设计成波浪状,寓意长江岸边水土肥美,稻浪滚滚。可以说,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临江桥在整个青弋江的现代桥梁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其妩媚婀娜可比可卿,冠绝青弋江六百里(虚指)。 六、荆山桥VS李纨 十二钗中,李纨号稻香老农。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但在进入大观园后,才焕发了青春。荆山桥卧于城郊,不是过境大桥,平常车流并不大,也如李纨般安静,惯看秋月春风。每至秋时,桥头两边的稻海金黄、稻香阵阵,诚不负“稻香老农”之号。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荆山桥如今已是连接鸠江区和镜湖区的一座市内桥梁,可以想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桥头两岸定是另一派风光。届时,荆山桥的繁华或可期待。 七、广济桥VS史湘云 广济桥是三环路上的一座桥。中江大道的笔直、宽广以及桥两侧的空阔,衬托了广济桥的阔达,颇似史湘云的开朗豪爽。由于附近没有其他高大建筑物,每逢夕阳西下,晚霞碎于宽阔的青弋江面。波光潋滟,远远望去,广济桥如卧霞光,真真一个枕霞旧友。到了夜晚,桥灯初亮,广济桥又宛若一条玉带横系青弋江。 八、花津桥VS巧姐 巧姐是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红楼梦》中着墨颇少的一位。写巧姐不多的文字中总着一个“巧”字。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被刘姥姥取名巧姐。用“大柚子”换板儿的“佛手”,成就了后来与板儿的姻缘,也是巧。总之,一个“巧”字蕴涵着一连串的巧事,曹雪芹在巧姐身上用足了“巧”字。花津桥的前身为1996年建成的钢铁拱形步行桥。 赶巧的是,在花津桥附近原古城西门外二街管沟处原也有一座青石板桥,叫花津桥。清代著名的教育家、画家黄钺《于湖竹枝词》第二十五首曾写到此桥。 九、中山桥VS王熙凤 王熙凤绝对是《红楼梦》中的大腕。先来看一段她的出场,“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联想起5月9日中山桥通车时的盛况,人潮汹涌与凤哥儿出场的前呼后拥并无二致。再来看看她的打扮,“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新中山桥同样“珠光宝气”,其桥结构采用新技术钢构桥,外观轻型、美观;采用全新亮光工程,夜景丰富多彩,既满足交通、商业、观光需求,更是主城区青弋江南北两岸一道亮丽风景线。此外,王熙凤是个颇有商业头脑的人,她身兼数职,把偌大的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中山桥位于中山路步行街南端,与芜湖市最早、最核心的步行街商圈一步之遥,通车后,又联通了城南的鸿汇城、银泰城商圈,可谓商业气息想不浓厚都不行。 众所周知,王熙凤与秦可卿关系非同一般,用今天的话讲,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比如,王熙凤初见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平儿因想到王熙凤与秦可卿的关系素日交厚,便见机拿了一匹尺头和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结果凤姐竟然觉得太简薄了……等等,在地理位置上,中山桥与临江桥恰好是离得最近的两座。 十、元泽桥VS贾元春 贾元春为贾政与王夫人的嫡长女,位居贾家四姐妹之首。四大过境桥功能各异,分别承担着国道公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的通行,这其中始建于1991年,承担205国道过境段通行任务的元泽桥自然是最早的一座,也是年长。《红楼梦》中,元妃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位极一时。元妃省亲时,对贾府的富贵繁华更是渲染到极致。元泽桥同样不含糊,老元泽桥是上世纪90年代初芜湖横跨青弋江上最大、最长的一座桥,也是芜湖第一座拱桥;新元泽桥更牛气,总投资3.3亿元,为全国首座带副拱的钢管混凝土集束拱桥,非皇妃气质不可匹配。此外,元泽桥的“元”字恰好合着元春之“元”,只不知何时何故,元泽桥又常写成袁泽桥。 十一、中江桥VS薛宝钗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冠压群芳。因为对宝玉的几次劝学,博得了个“经世致用”的名头。将于明年上半年“王者归来”的中江桥同样不但“致用”,而且实用。据规划,新建中江桥采用市政与轨道交通结合的合建方案,新建中江桥的中线位置为轨道交通1号线,两侧部分为双向四机动车二非机动车道路的模式,上下桥匝道为单车道,联络道为单向一车道或双向两车道。 此外,新中江桥是芜湖市政桥梁中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斜拉桥,全桥共60根拉索。其主塔呈钻石型,高度可达56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冠绝芜湖市在青弋江上的诸多桥梁,被建设者称之为“入云龙”,颇合宝钗在十二钗中的地位。 十二、弋江桥VS林黛玉 一部皇皇巨著从“绛珠还泪”起始,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了黛玉,才有了《红楼梦》。没有人会否认林妹妹在这部巨著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没人漠视弋江桥在青弋江市区段乃至整个青弋江流域的意义一样。林妹妹的重要地位毋庸赘述,下面我们来看看弋江桥。老弋江桥所处位置,是芜湖市青弋江上最早建桥处。旧有通津桥,据《芜湖县志》记载:“通津桥,旧名便民桥,在长虹门外,联舟为梁,横亘长河,以通往来,盖境中要路也,明嘉靖间修建。”据此可知,通津桥应建于1522年—1566年间,此桥之后屡毁屡建,最后一次原址重建于1957年10月,定名弋江桥。2013年12月,新弋江桥移至上游不远处金马门附近重建。新弋江桥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徽派建筑,马头墙装饰在大桥的主桥身侧面高低错落,还特意分别设置了一个“飞檐”结构,与附近的“芜湖古城”遥相呼应,韵味十足。弋江桥整体修长,袅娜风流而不张扬,颇似林妹妹的温柔、内敛。 十二座桥姿态各异,从清水街道顺着逶迤的青弋江绵延而下,直到宝塔根。桥因水而生,又因水而有了灵气,十二座桥是十二位青春佳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静卧于青弋江上,讲述着与江水耳鬓厮磨的点点滴滴。 十二位姝丽的“生日” (以最后通车时间为准) 清水河大桥 2013年2月1日 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 2005年12月16日(芜马高速通车时间) 荆山桥 2016年1月19日 广济桥 2011年8月3日 青弋江铁路大桥 2011年3月29日 元泽桥 2010年11月16日 仓津桥 2014年1月25日2015年12月6日(动车通行时间) 弋江桥 2015年10月22日 中江桥 2019年上半年(预计) 花津桥 2012年10月1日 中山桥 2018年5月9日 临江桥 2008年1月6日 □ 本报记者戴卿 文/摄
新闻推荐
翡叶动力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对电机转轴进行滚刮。记者陈剑摄□本报记者杨友艺如果说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