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非法集资”频发并见诸于网络、报刊等媒体,它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而且很多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昨天,本报刊登了《拒绝高息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提醒市民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背后藏陷阱”,从而避免掉进以编造各种投资名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的圈套。一些读者也想了解,具体何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和投资理财具体有何区别?
昨天上午,市民石先生打进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咨询非法集资与投资理财究竟有什么区别?同时,也想了解,究竟如何避免陷入非法集资的泥潭。为此,市处非办相关人员介绍说,非法集资指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另外的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钱,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另外的利益等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的行为。非法集资是国家法律要打击的对象,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非法集资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钱;(二)经过媒体、推介会等方法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予以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钱:个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单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市处非办建议广大市民,投资请选择正规渠道。
市民在遇到投资集资活动时,首先需要查看投资回报,非法集资大多利用高收益、高回报诱骗投资者(警惕年化利率15%以上的项目);二查企业信息,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过法定程序登记注册备案,是否具有相关资质牌照(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三搜相关报道,搜索企业是否有负面报道,查询企业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四找家人商量,遇到金融消费活动提高警惕,多找家人、朋友商量;五向专家咨询,咨询金融专业人士意见,如实在无法判断,可向有关部门咨询查证。市民如发现身边有涉嫌非法集资行为时,可拨打芜湖市非法集资有奖举报电话:0553-3119587,0553-2931111,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伟大的时代,注定诞生伟大的作品。当时代的车轮行至芜湖时,这座千年文化古城在岁月的沉淀之后,以厚积薄发之势萃显城市精粹,迎...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