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很高兴在这里和广大考生分享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的经验、策略和注意事项。
认真研读考纲提高五大能力
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与平时考试前的复习不同,光靠海量刷题是不行的,考生必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里所说的“不变”,是指“概念和定义”“规律和方法”“思想和策略”以及“模型和类型”。尤其是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在一轮、二轮大量刷题的基础上,应逐渐减少练习的题量和难度,结合考纲,加强梳理和归纳,返璞归真,把书读薄。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取舍,强化基础和核心,淡化或舍弃“难、偏”,提高掌握物理学科的能力。
高考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理解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但不是速率的变化率。
二、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例如:根据功得定义:W=Fx,经历推导出封闭气体在恒压变化中对外界做功W=PoΔV的过程,就不会犯W=VoΔP和W=ΔPoΔV之类的似是而非的错误。
三、分析综合能力
1、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2、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三明确二分析”,即“明确对象”“明确过程”和“明确规律”,“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在以上过程中要考虑到“隔离法与整体法”“分段法和全程法”“动力学法和功能动量法”的灵活恰当选择,一般能后者的不前者,当然有时候也要结合使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体现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解题策略,但一定要抓住两分运动之间的联系——时间相等。在多过程运动中,要注意前后联系——一般前一阶段的末态是后一阶段的初态。所以考生要有“分解”的意识,即便是压轴题,也能通过分解步骤,达成“抢分”目的。
在复杂关系的动态分析中,考生要善于通过假设法入手突破,即“情况不明就假设”。例如:复杂受力分析、电磁感应稳定状态分析、动态电路分析和理想气体状态分析等。
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此处,应培养“用图像分析物理过程和规律”的意识,比如在“板块模型”问题中,由于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分析时要善于借助“v-t图像”。识别图像时,要关注斜率、截距、交点、转折点和面积等方面,尤其是交点和转折点,往往意味着一个过程的结束和另一个过程的开始,要重新进行“二分析”。而遇到陌生图像,必要时要根据相关规律推导出纵坐标和横坐标的解析式,并转化为标准方程,再根据解析式和图像提取信息解题,如“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一电学实验中,由于图像繁杂,就需要这样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后,一般要进行论证,去伪存真。
五、实验能力
1、能独立地完成课标要求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
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实验不同于其它题型,它更加注重操作和数据处理,也更能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考题给出的重物中有钩码和重锤以供选择,就有考生选择了钩码,这对钩码是一种“伤害”,因为该实验重物会和地面撞击。
实验题应首先明确“实验目的”,这对解题方向有强大的指向作用。而实验原理的确定,有时候要结合后文才能彻底弄明白,要求考生学会审题和前后联系。
注重夯实基础研究高考真卷
冲刺阶段,考生要注重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因为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
此外,考生应多做、精做、反复做近年的高考真题,尤其是全国卷和海南卷,学会审题,熟悉高考重点和热点,注重答题规范。
2018年考纲相比于2017年几乎没有变化,体现出全国卷命题和考查的连贯性,稳中求变,所以选考部分3-3和3-4的计算题考查方向应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选考3-5自2017年首次纳入必考范围,考查力度和难度偏小,今年很可能会加大动量部分的考查力度,考生们应注意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尤其是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
考生要特别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一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仍然会加以体现,比如量子通信、霍尔效应等,电磁弹射技术尤其值得关注,因为这一技术即将装配到我国国产航母中。
学会归纳总结增强应变能力
1.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3.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避免重复出错。
4.提高审题能力。注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
一个好学生不一定是个好考生,考生们要注意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调整好积极淡定和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新闻推荐
奇瑞集团“汽车板块”群星闪耀背后—— “千亿奇瑞”致力打造世界级集团公司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年北京车展上,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捷途,以及合资品牌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