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是个平凡的日子,却又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参军50周年的纪念日。生活在芜湖市的12名原空降兵132团的战友,再次欢聚。
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战友们都已年过花甲,有几位已入古稀之年,能够在参军半个世纪之际,皓首相聚,真乃是一件幸事。此时此刻,欣慰与喜悦相织。
穿越时空,往事历历在目。那是一九六八年三四月间,我们这些毛头小子、热血男儿,满怀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对军营的深情向往,对红五星的特别崇拜,由家乡分别赶往芜湖、马鞍山的长航码头,乘坐大轮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来到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降兵某部132团服役。没有经过新兵连训练,直接分配到连队执行任务。有的担负守卫武汉长江大桥,有的则被安排到大型国企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及青山区的有关街道、学校,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
1970年3月,根据上级命令,我部撤出武汉市,回到部队所在驻地全身心投入军事训练。首先进行跳伞训练,跳伞训练是空降兵部队的必训科目。通过深入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充分认识空降兵的战略预备队地位,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大家抱着“宁愿跳下当英雄,决不乘机返回当狗熊”的雄心壮志,刻苦训练,精准跳伞。经过地面训练,大家很快掌握了叠伞、登机、离机、空中操作、地面着地等要领,以及徒手、半装、全装、沙滩、丘陵、夜间、水上、森林等多种地形的跳伞技术,先后跳伞数十次乃至数百次,个个出色完成了跳伞任务。后来有的战友还被选拔担任伞训教员,负责组织与教授其他连队的伞训,圆满完成了跳伞任务。
火热的军营生活,锻炼了我们的坚强体魄,锤炼了我们的革命意志,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军人气质。我们这些新兵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在老兵手把手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有的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有的成为军事训练标兵,有的立功受奖。纷纷加入了党组织,被提拔为干部。
回想当年在那如火如荼的军营训练生涯里,我们曾经潇洒风流,荡气回肠。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脚蹬跳伞鞋,腰别伞兵刀,个个兵味十足,人人英气勃发。那时全团在一个大院里生活,同在红瓦砖墙的营房里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武装头脑;同在一个训练场地刻苦训练,掌握跳伞的基本技能,共同经历了空中第一跳;在一座饭堂里享受着丰盛可口的空降兵伙食、同在一个大操场观看露天电影《南征北战》《红灯记》等经典影片……
光阴荏苒,50年过去了,当年那些龙腾虎跃的年轻空降兵战士,如今已是苍颜皓首,两鬓已斑。曾经英俊的面庞,现已布满沧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充满自豪地说:我们拼搏过、奋斗过、奉献过、快乐过。我们无怨无悔地将青春年华献给了军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特别值!
回首往事,我们怎能忘记那热火朝天的澎湃岁月,怎能忘记那锻石成金的革命大熔炉,怎能忘记战友们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日日夜夜。那段青春勃发的时光,值得我们回忆、珍惜和倾诉。
张宏武
新闻推荐
有关部门:一直设法解决,很快会有进展 小区迟迟不能交付只因供水障碍
日前,江北陆续有居民通过大江晚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他们在汤沟镇购买了九堂春天小区的房子,说好去年8月就能交房,结果至今...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